海涅(1797—1856),傑齣的德國作傢、詩人。海涅既是浪漫主義詩人,也是浪漫主義的超過者。他使日常語言詩意化,將報刊上的文藝專欄和遊記提升為一種藝術形式,賦予瞭德語一種風格上的輕鬆與優雅。他是作品被翻譯得最多的德國詩人之一。
1833年,海涅在巴黎發錶瞭一部重要的文藝評論著作,先後采用過《德意誌論》《論德國近代文學史》等書名,最後於1835年定名為《論浪漫派》。《論浪漫派》是海涅針對德·斯太爾夫人《德意誌論》的論戰之作,力圖通過對德國浪漫派的分析批判,矯正德·斯太爾夫人著作中對於德國的一些偏見和麯解。全書言辭犀利,嬉笑怒罵中不掩其思想之深刻。
文学史是个大陈尸所,每个人都在那里寻找自己喜爱的或与之亲近的死者。假如我在许多不足挂齿的尸首中间看到莱辛、赫尔德的尸体和他们庄严的面容,我的心就会激荡起来。我怎能不急速地吻吻你们苍白的嘴唇就匆匆走开呢! 现在我必须谈谈那位兄长,奥·威·施...
評分 評分浪漫派是什么?浪漫主义又是什么?海涅并不注重总结浪漫派的特点,把若干作家作品归于其下,而是描绘一个时代德国文学的广阔图景,让作者自己去体察。在这一意义上,原本《德国近代文学史略》的书名似乎更为贴切;然而它又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史著作,它饱含着作者的喜怒...
海涅的描述裹挾著蠻多視覺的成分,探討比較法蘭西與德意誌之鬼的可怖程度要笑死人瞭!
评分比起海涅的詩就比較泛泛瞭
评分草閱
评分隨便找齣一副海涅的畫像,亞麻色的捲發,高挺的鼻梁,整個人都散發著柔和與詩意的光。然而詩人懟起人來太可怕瞭,華麗,綿密但是刻薄,冷酷,尤其是書中批判施萊格爾兄弟和謝林的那幾部分,我讀得全身戰栗。但是到瞭迴憶諾瓦利斯的未婚妻索菲亞小姐的那一段,海涅寫:她讀啊讀啊,一直讀這本書,讀得全身癆疾,看上去就像一道發光的影子。那段很短,但是好美,詩人柔軟的地方又被觸到瞭。
评分在海澱駕校看完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