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内心的旅程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罗曼罗兰 传记 自传 @译本 文学 当当读书 2016
发表于2025-02-02
追寻内心的旅程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没有懂他,以后了解更多他的作品再来
评分有些句子觉得说到心里,更多句子啰里啰嗦令人昏昏欲睡。弓箭手一章读不进去~
评分补标 18年买 因为喜欢《约翰克里斯托夫》买了作家的自传,写思想的那章很好,但我还读不懂,写家庭的那几章很难读下去…但写得也很好…
评分补标 18年买 因为喜欢《约翰克里斯托夫》买了作家的自传,写思想的那章很好,但我还读不懂,写家庭的那几章很难读下去…但写得也很好…
评分看到了一个和我的想象不太一致的罗曼·罗兰,这本书里的他更加敏感、纤弱,甚至略有些神经质,看到他和他笔下的人物克利斯朵夫是如何的不同。关于母亲以及玛尔维达的两段读来最动人。罗曼·罗兰似乎是一位被今天的作家和评论家刻意回避的小说家。也许是因为他有些浮夸的文风,也许是因为他不那么完美的小说技巧,但最重要的原因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容不下这样一位内心饱含着英雄情结的人,容不下他对人类的迷茫、软弱和堕落的审视,所以我们不禁避开了他凝望的眼光。只要回忆一下《约翰·克利斯朵夫》和《尤利西斯》这两本几乎是在同一时代写出的书,比较一下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就会发现对人类的奋斗和英雄精神饱含信念的史诗被逐渐淡忘,而一部把平庸的一天写成仿史诗的反英雄作品却成了西方文学中的圣经。确实让人感慨。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
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 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从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1903年,罗曼·罗兰发表《贝多芬传》,引起当时公众的广泛关注。随后他开始撰写古今名人传记,宣扬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英雄主义,先后发表《米开朗琪罗传》《弥莱传》 《托尔斯泰传》 《甘地传》等作品。他的小说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等。1915年,为了表彰“他在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及对真理的热爱”,瑞典文学院授予罗曼·罗兰诺贝尔文学奖。
《追寻内心的旅程:罗曼·罗兰自传》记录了作者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和光明不懈斗争的一生。作为我们这个时代再也难以找到的理想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本书表现出罗曼·罗兰的生命轨迹其实毫不逊色于他笔下众多英雄人物。他代表着一种真正的理想主义,在洞穿世界所有苦难和阻碍,看透人生一切荒谬与虚无之后,仍然充满信念高歌猛进,颂扬人的精神。《追寻内心的旅程:罗曼·罗兰自传》是罗曼·罗兰对于自己早年生活的回顾,逝者的灵魂、流逝的岁月以及午夜梦回时亲人的魂魄激发了作者的写作灵感。成长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作用于内心世界的周围环境,家庭、伙伴、人民和整个时代,一一在作者笔下再现,表现了作者理解生命的努力。
那时半夜到南京,在南京火车站里,孤独一人,身边只有回家的行李,加上这本因为薄而放在外边的书。 没有人陪我,只有书。 拿起,便不能放下。 …… 至今仍不忘,那里带来的震撼,不顾半夜便到处发信息告诉同学, 这是本好书。
评分这书写的比较自由,随意,对于不了解他的人可能有些不知所云。 但对于有过类似困惑,或者与约翰克力斯多夫很有共鸣的人,可能会对这本书感兴趣。 而我是对他很感兴趣,看过《罗曼・罗兰文钞》之后,对书中颇为含蓄,意识流的所指更为清晰。对于他的喜爱者,对于想知道下蛋的...
评分那时半夜到南京,在南京火车站里,孤独一人,身边只有回家的行李,加上这本因为薄而放在外边的书。 没有人陪我,只有书。 拿起,便不能放下。 …… 至今仍不忘,那里带来的震撼,不顾半夜便到处发信息告诉同学, 这是本好书。
评分那时半夜到南京,在南京火车站里,孤独一人,身边只有回家的行李,加上这本因为薄而放在外边的书。 没有人陪我,只有书。 拿起,便不能放下。 …… 至今仍不忘,那里带来的震撼,不顾半夜便到处发信息告诉同学, 这是本好书。
评分对于懂得观察的人,每一分钟只要充分运用,就能掌握过去和未来的本质。 根据爱因斯坦的说法,宇宙,犹如永恒的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如果每个人在这方面处于好意,想把那向前注视的目光调整一下,不是要向后看吗?那么,我们不如干脆转过身去,面对着它,就能看到从布满繁星...
追寻内心的旅程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