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五(1888—1979),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原名云瑞,字岫庐。现代著名出版家,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总经理,对中国近代出版、文教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曾主持出版“万有文库”等大型丛书,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1979年8月病逝于台北。
罗家伦(1897―1969),浙江绍兴人,字志希。1917年入北京大学,曾参与发起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后赴欧美留学,1926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驻印度大使。1950年到台湾后,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等职,后病逝于台湾。著有《科学与玄学》《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订》等。
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三位校长,同是了不起的民国教育界领袖,以造育青年人才与提倡学术为终生事业,他们的成就昭垂后代。三人在办学理念方面特色明显,在人格魅力方面也颇有建树。心怀救国,以教兴国;以人为本,教师先行;学贯古今, 中西合璧,是三人共同的特点。本书汇集王云五、罗家伦、毛子水、叶公超等民国时期掀起过时代风浪的学者记录、回忆三位校长教育理念与为人治学的经典文章以飨读者。
啃完《民国三大校长》,感慨良多,翻开之前,只对蔡元培先生的诸多事迹有所耳闻,对梅贻琦先生和张伯苓先生知之甚少。看过之后,孑民先生的兼容并包,月涵先生的沉稳刚直,伯苓先生的中正坚毅都一直在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可以说他们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路人,他们的诸多思...
评分或许是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与我期望看到的内容间有些偏差的缘故,读完本书,我是感到失望的。 这一点后来想一想,应该怪自己在择书时挑选得不够谨慎。书名为《民国三大校长》,在内容上看似以西南联大时期作为联合大学的三大组成部分的清华、北大和南开的校长为传主,但...
评分啃完《民国三大校长》,感慨良多,翻开之前,只对蔡元培先生的诸多事迹有所耳闻,对梅贻琦先生和张伯苓先生知之甚少。看过之后,孑民先生的兼容并包,月涵先生的沉稳刚直,伯苓先生的中正坚毅都一直在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可以说他们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路人,他们的诸多思...
评分北大校长蔡元培、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校长张伯苓——这三位是民国时期最有名的三位,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后来,三所大学因战短期合并成西南联大MAX,以无为而治之,近九年的时间培养出了超级多人。看汪曾祺的书,说那时候西南联大的生活,昆明的汽锅鸡,学校的跑警报,生动羡慕的不得了。。 最想分享给大家的一段是这样的——张伯苓在南开女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你们毕业了,将来结婚要相夫教子,要勤俭持家,要为公为国。不可教你先生升大官发大财,他升大官发大财以后,第一个看着不顺眼的人就是你。
评分论校史,我开比北清丝毫不逊!
评分老校长们才担得上教育家三个字..书本身有点琐碎,有个别还感觉夹带了私货..
评分对蔡,张,梅三位校长回忆文字的集子,大多为尊者讳,堆砌溢美之词。
评分-_-第一部分寫得特別好。不管是蔡元培校長的自述,還是其他人對他的回憶小傳,都寫得很棒。梅校長是因為「無問西東」才知曉的,當時陳楚生演的時候就很喜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