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文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1991),现为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宋宋元时期的性别、妇女与家庭史。论文有《宋元墓志中的“妾”在家庭中的意义及其历史变化 》、《贞操的想象:从贞妓到节妇》等。
本书以两宋宰相家族和浙江婺州地区本土精英家族为研究对象,以宋代家庭亲属关系、社会地位和政治势力三者交互联系为研究主题,通过大量史料展示出南北宋时期士大夫如何从唐朝以来的贵族精英转变为政治精英和地方精英,如何通过科举、婚姻、经济纽相互扶持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再看到出版信息,才发现中译本的问世也已满三年。终于读完了。婺州的不少材料也接触过,越读越觉得当时处理得太过琐碎,没有及早抽出身来重新审视,真是浪费了很多时间。几个案例组合得很巧妙。
评分我只想说我有译者签名版!!!
评分从婚姻、人际关系和经济联系等角度出发,探讨两宋时期的政治精英阶层保持家族地位长久不衰的各种方法与策略,进而引出科举制度的盛行对于社会流动和社会整合的巨大推动作用这一传统经典命题,以此回应所谓唐宋变革论。在分析过程中,既采用了关于宰相群体的宏观统计的定量论述,又有对于婺州地区精英家族个案的定性研究。的确是一部颇具启发性的关于宋代社会史的力作。
评分结论就几句话的事情
评分主要材料凭据墓志。与谭凯《中古中国门阀制度的消亡》可以对读。谭所述唐代墓志重在郡望,本书所述宋代墓志更重个人成就;前者描述女性仪容风姿,后者基本不谈相貌,多褒奖其贤良淑德,可见唐宋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本书观察对象主要是宰相及其后人的家庭亲友人际关系,作者据墓志资料分析得出一个观点,即党争在宋代对于宰相后人命运的影响并没有我们印象中那么严重,大多是暂时性的,比如蔡京之孙仍居高位。原因之一是朋党构成群体的流动与成员变化,另外就是对新兴人才的吸纳(比如科举胜出的寒门子弟会被招为女婿)。宋代官员起复与贬谪都很频繁。另外,本书重点考察南宋婺州士绅集团,提供了金华地方志研究资料。当然,与谭存在一样的问题,依然要注意墓志这种材料本身的局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