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大變局

晚明大變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樊樹誌1937年齣生於浙江湖州,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曆史係,後留校任教,為復旦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攻明清史、中國土地關係史、江南地區史。

代錶著作《中國封建土地關係發展史》(1988)、《明清江南市鎮探微》(1990)、《萬曆傳》(1994)、《崇禎傳》(1997)、《國史概要》(1998)、《晚明史(1573-1644年)》(2003)、《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2004)、《國史十六講》(2006)、《大明王朝的最後十七年》(2007)、《張居正與萬曆皇帝》(2008)、《明史講稿》(2012)、《明代文人的命運》(2013)。其中,《晚明史(1573-1644年)》獲第十四屆中國圖書奬;《國史十六講》已暢銷三十餘萬冊。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樊樹誌
出品人:
頁數:514
译者:
出版時間:2015-8
價格:5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1111002
叢書系列:中華書局經典學術
圖書標籤:
  • 明史 
  • 曆史 
  • 中國曆史 
  • 樊樹誌 
  • |明清史| 
  • 中華書局 
  • 思想史 
  • 國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樊樹誌先生五十餘年明史研究及對中國曆史思考的結晶,是繼《晚明史》之後,對晚明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本書從全球化的角度來解讀中國的曆史與社會變遷,在進一步推進晚明史研究的同時,對中國大曆史的變遷發展提齣瞭新的見解——晚明大變局是中國曆史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晚清以後中國社會發生顛覆性大變局的思想和文化潛源。

宏闊的學術視野結閤細緻入微的考證爬梳,本書中,樊先生在諸如“倭寇”問題、西學問題、東林及復社問題等上,澄清瞭人們的諸多誤解,還原瞭曆史的真相。同時,樊樹誌先生高屋建瓴地指齣,以徐光啓為代錶的明末士大夫,是中國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國人,並還原瞭瞿汝夔在西學東漸過程的關鍵性作用,打破瞭學界曆來引用西方學者認為明代中國天主教傳教成功僅歸功“三大柱石”而忽略瞿汝夔的成說,推進瞭晚明史研究的高度。

樊樹誌先生的語言通暢淺近,將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瞭大眾能讀懂的曆史敘述,真正做到雅俗共讀,在推進瞭晚明曆史研究的同時,給讀者提供瞭一本係統瞭解晚明社會發展的簡明通史著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到底谁是古老中华帝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历史教科书上教给我们的答案是林则徐等人。而樊树志教授在《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应是徐光启为代表的明末士大夫。作者认为晚明时期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晚清以后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思想和文化根源。“近代人们常说晚...

評分

到底谁是古老中华帝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历史教科书上教给我们的答案是林则徐等人。而樊树志教授在《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应是徐光启为代表的明末士大夫。作者认为晚明时期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晚清以后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思想和文化根源。“近代人们常说晚...

評分

近些年从美国西欧传入了新清史的不少观点,如认为清朝不是传统意义的汉人国家而是一个复合体,具体说来是内亚国家,在汉人十八省实行华夏制度。余外在蒙古人眼里扮演大汗的角色‘;在藏族人里则扮演菩萨类似的角色。总而言之新清史就是强调突出清代的并非汉化的一面,在边疆地...  

評分

近些年从美国西欧传入了新清史的不少观点,如认为清朝不是传统意义的汉人国家而是一个复合体,具体说来是内亚国家,在汉人十八省实行华夏制度。余外在蒙古人眼里扮演大汗的角色‘;在藏族人里则扮演菩萨类似的角色。总而言之新清史就是强调突出清代的并非汉化的一面,在边疆地...  

評分

到底谁是古老中华帝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历史教科书上教给我们的答案是林则徐等人。而樊树志教授在《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应是徐光启为代表的明末士大夫。作者认为晚明时期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晚清以后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思想和文化根源。“近代人们常说晚...

用戶評價

评分

看起來,明的環境如果穩定些,還是有可能自然平穩演化到一個和現在差不多的情況,可惜,咱們地理環境不好。可是沒有可惜。

评分

2015年已讀113。晚明看著瞭,經濟、社會、思想史也看到瞭,就是大變局沒看著,其中還是對南洋貿易那部分比較感興趣,直接導緻對桌遊馬尼拉的興趣——不好意思,扯太遠瞭。用此類紙張的優勢,就是頁數雖多而不重,但也會顯得偏厚,握讀不易。

评分

這部《晚明大變局》是以明代社會轉型作為其研究論題,從經濟、文化和中外關係等角度展開論述。從內容上,這與他的《晚明史》屬於同一主題,不過這部書沒有列參考書目,我們無法一一比較。不過,關於明代經濟問題,我們很容易就想到三十年前資本主義萌芽的討論,近十年來對於晚明社會變遷的研究,而作者均未提及。本書專門撰寫瞭王陽明-王畿-李贄的思想史研究,者更容易讓我們想到溝口雄三和島田虔次關於中國近代思想的研究與討論。至於晚明時期的中外思想交流和結社研究,其實也都各有專著進行過探討,作者通過一部書將這些研究綜述到一起,並認為晚明就已經開始現代化。很可惜,他並沒有提及黃仁宇對於現代化問題的討論,對於明代洪武財政製度問題也缺乏探討,那麼這個現代化僅僅是商業的發達,思想的開放,中外的交流。民間的結社,就能證明的嗎?

评分

通篇的史料黏貼,無鈎沉索引,無探幽發微,卻有不少情緒化的論斷,各部之間無肌理關聯,斷片殘章拼湊而成。老一輩的學者怎麼也這樣呢?

评分

大勢所趨 人心所嚮,強力違背必然衰敗。宋代士治國 商通商,本來可以的 可能的 可惜瞭。本書論點算不得新穎,而且太多史料鋪陳而少個人論述,但還算不錯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