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權利而鬥爭

為權利而鬥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耶林(1818-1892),生於德意誌北部的一個小鎮上,父親是一位執業律師。耶林以其不朽成就,得以與薩維尼、祁剋並列,成為19世紀西歐最偉大的法學傢,也是新功利主義(目的)法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不僅對西歐,而且對全世界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耶林的《為權利而鬥爭》是他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的著作。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德] 魯道夫·馮·耶林
出品人:
頁數:102
译者:鄭永流
出版時間:2016-2
價格:CNY 1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11713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學 
  • 耶林 
  • 法理學 
  • 政治哲學 
  • 法律思維 
  • 社會法學 
  • 德國 
  • 哲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為權利而鬥爭》是耶林最著名的著作,本書在世界各國廣為傳播,在推進現代法治的進程中起到瞭非常關鍵的作用。對於正在邁嚮法治國傢的中國而言,本書尤為不可替代,經鄭永流教授的精心翻譯和校訂。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近日,发姐,莉哥等主播因16年模仿了侵华日军,或者唱国歌不够庄严而遭到封杀。更有甚者,大学生因发表所谓辱华言论,不爱国的牢骚,而遭到退研,退学处分。法言有云:法律是道德最后的底线。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而现在却存在以言获罪,客观归罪,而不是主客观相...

評分

第一章 法的起源 1)法的目标是和平,实现和平的手段是斗争; 2)法是不断的努力,包括国家和国民的努力; 3)解释为什么在现实中有的人需要在法面前斗争,而有的人却不需要:和平与享乐只能是前赴后继刻苦努力的产物。所以:斗争才是法的实践。 4)法分为主观意义上的法和客观...  

評分

評分

“法的目标是和平,而实现的手段是斗争。只要法必须防御来自不法的侵害——此现象将与世共存,则法无斗争将无济于事。法的生命是斗争,及国民的、国家权力的、阶级的、个人的斗争。”——是为序 你是否也曾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在心里宽慰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你是否也曾遇到为...  

評分

今天在网上和朋友争论一个观点,有一个法律界的朋友推荐了一本书,感觉甚为推崇与尊敬,我在网上一搜,却仅是一个六千余字的演讲稿,可是一但读起顿觉微言大义,不同凡响,作者是19世纪西欧最伟大的法学家耶林,要知道此文可能写于1872年左右,也就是距今一百多年以前,但...  

用戶評價

评分

1.法權包含著目的與手段本身的對立 2.為具體的權利而鬥爭 3.抵抗不法是一種權利人對自己的義務(道德自我維護的要求)4.抵抗不法是一種對集體的義務(隻有普遍的抵抗纔是有效的)5.近代實用法學忽視瞭侵權的理想層麵的意義,懲罰不夠嚴厲 6.在鬥爭中發現自己的權利【耶林是富有激情而擅長雄辯的理想主義者,將權利放置到瞭人格尊嚴和是非正義的高度,對主觀不法的行為深惡痛絕。雖然並不完全贊同他對於不法行為的簡單區分,但這種誓死捍衛權利的意識正是我們所缺乏的部分,對於權利所遭受的隱性(甚至是顯性)侵害,????????公民的自覺意識是長期缺位的,而願意為此種共同事業而流血犧牲,更像是一種空中樓閣般的願景】

评分

翻譯太爛!

评分

往西安高鐵上

评分

激發起人類原始的是非感和道德義務,站在私權的頂峰,為權利而鬥爭!

评分

完美而激情的闡釋瞭recht這個詞的雙重含義及其關係。西方的法律意識是權利意識,而中國的法律意識則是義務意識(刑法意識、道德意識),缺少的正是耶林思想貫穿的人格尊嚴(理想主義),肆無忌憚的抹殺人民的是非感,人格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