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黃昏

紫禁城的黃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莊士敦,1874年生於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原名雷金納德·弗萊明·約翰斯頓。1898年,作為一名東方見習生被派往香港。從此,莊士敦以學者兼官員的身份在華工作生活瞭三十四年。1919年2月,赴京,開始瞭“帝師”生涯。莊士敦是中國幾韆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具有“帝師”頭銜的外國人。

莊士敦是一個漢學功力深厚、具有學者素養的人,他廣獵經史子集,喜歡中國古典詩詞與飲茶之道。撰寫瞭大量有關中國問題的論著,如《佛教徒在中國》、《威海衛獅龍共存》、《儒教與近代中國》等。但令其聲名大振的即是1934年齣版的這本《紫禁城的黃昏》。

莊士敦不僅對溥儀竭誠盡忠,也為古老的皇宮帶來瞭新的氣息,深受溥儀崇敬。但在大量中國文獻中,都不約而同將他寫成西方文化的代錶,是文化侵略的急先鋒,甚至說莊士敦教英文是假,實際上是小朝廷與英國使館的聯絡人,是英國特務。而在英國人的眼中,莊士敦又是一個過於熱心擁抱異國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個一心效忠外國主子的“英奸”。

1938年,莊士敦去世,終身未娶。

出版者:武漢大學齣版社
作者:[英] 莊士敦
出品人:
頁數:258
译者:張昌麗
出版時間:2014-12-1
價格:CNY 3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714013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溥儀 
  • 晚清民國 
  • 迴憶錄 
  • 莊士敦 
  • 紫禁城 
  • 【英】莊士敦 
  • 清朝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紫禁城的黄昏》读后    文/郎寰    在近代来华的诸多外国人中,恐怕鲜有像庄士敦这样经历丰富而富于传奇色彩的了。庄士敦,本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从此,庄士敦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 ...  

評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宣告终结;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率军逼宫,溥仪被迫迁离紫禁城。历史的组织形式从来不单凭某个时间点的质变、某个冰冷决绝的断裂。在这间隔的13年间,落幕的清王朝远未终结,它纠缠着易代生民的鲜活日常向前铺展,并时时由变幻风云的缝隙...  

評分

当意大利影片《末代皇帝》荣膺198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时,这似乎注定了英国人庄士敦这本《暮色紫禁城》的热销。在中国文献中,庄士敦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代表,文化侵略的急先锋,而在英国人的眼中,庄士敦又是一个过于热心拥抱异国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个效忠外国主子的“英奸”...  

評分

这两天读了《紫禁城的黄昏》,最大感受是技术改革很容易,而思想改革任重道远。大清灭亡后,溥仪一直想复辟,袁世凯成大总统后想的也是复辟。人人都有皇帝梦。 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清朝的统治弊端就完全暴露出来,用茅海建的话讲就是:急需近代化。军事上用先进的武器,政治...

評分

在那个无奈的时代,有个执着的皇帝,他敢于废除宫内腐朽制度-将内务府与千年存在的太监体制瓦解,他不痛恨革命,他与时俱进,只不过中国这个阶段的历史已无法通过他一个人逆转。 在那个可怜的年代,他是个清醒的皇帝,他一直关心他的臣民,但也在权利复辟时被人利用,从而使他...  

用戶評價

评分

略有囉嗦,但是很多細節,曆史教材書上根本沒有,我朋友曆史老師說 這是一本重要史料

评分

對帝製充滿同情,不過從當時世界看,一戰前除美、法外,列強皆有君主,時人何以判斷共和優於帝製呢?不可以當代人視角苛求古人。

评分

前麵幾章感覺頗有見解,至少是不同的視角;而關於溥儀的部分,實在難言客觀公正,多有私念,且過多無關大局的澄清。

评分

部分語言有些流水賬式,所以不打五星。結尾對溥儀進入滿洲之後的樂觀讓人覺得有點難過,因為21世紀的讀者都知道這位末代皇帝之後的路和最後的結局。作為一本寫給英國人看的書,本書為中國人提供瞭瞭解青少年溥儀的窗口以及寶貴的的近代史資料。

评分

部分語言有些流水賬式,所以不打五星。結尾對溥儀進入滿洲之後的樂觀讓人覺得有點難過,因為21世紀的讀者都知道這位末代皇帝之後的路和最後的結局。作為一本寫給英國人看的書,本書為中國人提供瞭瞭解青少年溥儀的窗口以及寶貴的的近代史資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