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赫尔曼·黑塞 德国 哲学 德国文学 悉达多 小说 赫尔曼▪黑塞 文学
发表于2025-04-13
悉达多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会重读
评分一个人可以砥砺自我,超脱满足。而一个家庭的维持、一个孩子的养育却必须是世俗的。感触最深那一段是他在河流惊醒,发现自己度过了多少荒芜的虚妄的岁月。
评分人的一生对于宇宙万物来说如此渺小,所以我格外珍惜一切我所见,爱万物,爱所有事情,除了爱其他都不重要。
评分爱这个世界,不藐视它,不去憎恨它和自己,怀着爱、惊叹和敬畏的情感去观察它、自己以及其他一切。
评分简单的禅修故事,弯弯绕的哲理追寻,仅从这一本还没能get黑塞的妙处。
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1877年7月2日生于德国南方小镇卡尔夫(Calw)。年少时迫于父命曾就读神学院,后因精神疾病而休学。成年后因反对战争移居瑞士,1923年入瑞士籍,1962年病逝于瑞士塔辛山区的蒙太格诺拉村。
黑塞21岁时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浪漫诗歌》。27岁《乡愁》一出,佳评如潮,继而写下《轮下》《生命之歌》《悉达多》《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等一部部不朽之作,让他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德国作家黑塞的《悉达多》是一部文学经典,讲述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卡马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极致,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卡马拉*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世俗的一切,来到那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悉达多》是黑塞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国出版,直到1951年在亨利·米勒的再三说服下,才有出版商出版了该书的英译本,此后逐渐在60年代的美国形成黑塞热潮,据说那时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
这部作品不仅是亨利·米勒的最爱,更是影响了各类毫不相关的音乐人,从60年代到00年代,从尼克·德雷克到电台司令,从深沉悲伤到摇滚妄想,《悉达多》是他们灵感的来源。
云门舞集林怀民《流浪者之歌》由此改编。
全球青年口耳相传,黑塞是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
=========================================
爱如今在我眼中是一切事物中最主要的事物。
现在您收到的这本书(《悉达多》),书的*后三章正表白了我的内心转变的*终阶段,请您收下它如同手足的赠与!
——黑塞致茨威格
求道者悉达多去见佛陀。站在得道者乔答摩面前,悉达多看到了语言的破绽(语言是道的破绽)——而佛陀正是用语言传道的。这个破绽让他离开了佛陀,走上自己的道路。也不仅仅是由于他看到了这个破绽,另一个原因是他看到了佛陀的身体。佛陀的身体立在悉达多面前,这让悉达多,这...
评分这是一个西方心灵对佛祖心灵的遥远呼应,而且是极有创造力的呼应。 东方的证道过程曾被这样来譬喻: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悉达多在最终所达到的正是这个状态: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然而,他所达成的路径却...
评分这本书可以说很容易读,因为有流畅无比的行文和水平很高毫无痕迹的翻译,再加上作者本身平易近人的语言以及层层深入、抽丝剥茧、栩栩如生的心理描写,很容易让人有代入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一口气读下来,似懂非懂很容易。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它并不好读。要懂得悉达多的每...
评分(以防万一,再次强调,这个悉达多不是佛陀,只是黑塞小说中的男主角,他所领悟的也不是佛教的教义。) 1. 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是至今为止我看了最多遍的一本书,市面上能搜集到的译本,我都买了看了,仍然每读每有新收获。 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
评分悉达多的求道过程,历经学习、苦行、听教义、觉醒、堕落世俗、悔恨、修行、会爱、最终内心平静修得圆满,这也是一个人追寻自我生命的过程。人必须亲身去经历,一切教义知识都无法让人真正明白道之真意,任何言辞也无法替代自身的体悟,用心去感受一切,不要拘于表象,总有一天...
悉达多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