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飞力(Philip A. Kuhn,1933年9月9日~2016年2月11日),是屈指可数的在中国学界享有盛名的国际大学者。19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50年,考入哈佛大学。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政治史著称。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孔飞力转向海外华人移民史研究。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孔教授经年耕耘于中国近代史领域,先后出版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叫魂》等专著,都享誉国际学术界,并被翻译成中文而广泛传习。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以大历史、大叙事的手笔,将中国移民走向世界的五百年历史,融会贯通于同期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大框架中,读来令人领悟深远。更重要的是,孔教授在展示全球华人移民五百年历史精彩画卷的基础上,有力论证了其重要观点: 海外华人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题中应有之意,是研究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是,海外华人研究被提升到新的境界。
从殖民统治者到被奴役的臣民,从独立后民族国家执掌大权的统治集团到洋溢民族主义激情的知识精英;从颐指气使的大富豪到埋头养家糊口的升斗小民,“华人”与周边“他者”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作为外来者,海外华人需要认识了解“他者”并与之共生共存;而后者同样也时时刻刻审视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异乡人:他们是可以和平相处、共谋发展的新朋友,还是居心叵测的异类?他们究竟是带来新的利益和机会,还是潜在的麻烦制造者,或者简直就是不共戴天的敌人?漫漫数百年,移民与本地人互为“他者”,彼此之间有理解有依存,但也有竞争有对抗。在《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一书中,孔教授再度展示了他在《叫魂》中熟练运用的社会心理剖析法,对华人移民置身其中的“他者”条分缕析。
﹣之前沒有有意識的找這本書,雖然在孔早前離世前讀到原來他有寫過這樣有趣的題目。在學而優逛時竟然碰上了,也是江蘇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國研究系列。這系列有不少好書呢,不過有點不是很理解其翻譯的策略/思路,有機會再仔細觀察。 ﹣這部歴史從明朝開始談起,大概因為對白...
评分 评分美国著名汉学家、畅销历史书《叫魂》作者孔飞力于2016年2月11日逝世,引发国内学界、读书界对他的追思热潮。日前,孔飞力生前最后一部专著《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本书被誉为孔飞力教授研究中国海外华人史的全景式著作。该书中文版首发式...
评分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增强,跨国人员往来的数量、密切程度不断增多、加深的现实作用下,在历史学术上的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催热中国移民史的研究。就学术圈的参与度来看,本身仅是属于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侨乡密集的省份的专利(中山、厦大、暨大等),现在拓展到了全国...
评分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增强,跨国人员往来的数量、密切程度不断增多、加深的现实作用下,在历史学术上的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催热中国移民史的研究。就学术圈的参与度来看,本身仅是属于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侨乡密集的省份的专利(中山、厦大、暨大等),现在拓展到了全国...
线条较粗,不过瘾。可以扩展为通史,洋洋洒洒写个几卷方好。笔墨重点放在东南亚,美国的部分写排华法案较为精彩。后殖民时代的新移民史不够丰满充实,部分数据感觉偏旧,估计是受当代史料的局限?用来了解移民史还是不错的。
评分晚年转向海外华人研究,很历史著作,像极了费正清的书。
评分晚年转向海外华人研究,很历史著作,像极了费正清的书。
评分关于一带一路中的一带,这本著作才是必读。 马来西亚的华人为什么占25%,而印尼仅有3%? 菲律宾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什么没有其他国家高? 东南亚的华商为什么在经济领域独占鳌头? 东南亚国家反*华的情绪是如何形成的? 泰国的华人为什么融入泰国社会这么好? 越南、柬埔寨和老挝好像华人不多,这是否与当时他们不处于经济要道有关?
评分孔飞力先生学术生涯里的最后一部专著,尽管关注区域延伸至中国本土之外,但其对于中华民族在现代性进程中变迁与得失的研究兴趣,在这本书里仍然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延续。海外华人的五百年发展变迁史本身,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历史应有的组成部分,而这些华人在海外跟周边“他者”之间的互动与冲突,也跟中国上述进程中我者与他者的对立和转化,形成明显的对照与呼应。本书虽然所引史料多为二手素材,但其对于海外华人之于中国变迁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对海外华人史提出的诸多全新的理论解释框架,仍然具备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