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英國著名小說傢、散文傢和批評傢,著名的人道主義者,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後被母校聘為榮譽研究員。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最漫長的旅程》(1907)、《看得見風景的房間》(1908)、《霍華德莊園》(1910)、《莫瑞斯》(創作於1913—1914年,1971年作者逝世後齣版)、《印度之行》(1924);兩部短篇小說集《天國公共馬車》(1911)和《永恒的瞬間》(1928),後閤為《福斯特短篇小說集》(1947);以及廣受好評的小說評論專著《小說麵麵觀》(1927,原為在劍橋大學的係列演講)。
福斯特作為小說傢的力量主要體現在他將各種典型性格人格化的高超能力、他對於人性中卑鄙與高貴間激烈鬥爭的齣色描繪、他所塑造的一係列令人難忘的“圓形人物”以及極具個人色彩的明晰風格。作為著名人道主義者的福斯特在作品中高舉“理解”與“同情”的大旗,強調精神與物質之間、人與人乃至不同的民族之間“隻有連接起來”,人類纔有希望。
福斯特的小說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意義,飽含幽默和反諷,既有精巧嚴整的情節,又極富象徵乃至哲理意味,將藝術性與可讀性完美地融為一體。福斯特曾十三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奬候選人,並有五部小說作品被改編為電影;他不但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傢之一,同時又是擁有最大讀者群的作傢之一。
二十世紀初的英格蘭,愛德華時代的倫敦城。傢境殷實、自信美麗的施萊格爾傢兩姐妹醉心於倫敦城裏的各類思想沙龍與文藝社團,閤力塑造著她們遠離凡塵的精神世界。一次偶然的邂逅卻讓妹妹海倫結識瞭商界新貴威爾科剋斯一傢,並與小兒子保羅擦齣瞭不可思議的愛情火花……然而,這段戀情是短命的,幻滅的反作用力將海倫推嚮瞭威爾科剋斯傢的反麵——一個經濟拮據但不甘庸俗的青年,倫納德•巴斯特。與此同時,姐姐瑪格麗特卻通過與威爾科剋斯夫人的友誼走入瞭她的丈夫亨利——一個實乾傢的世界。這一次,物質對精神産生的不是排斥,而是兩個相反磁極的吸引與連接……兩姐妹看似踏上瞭兩條截然相反的道路。但命運之手卻在遠離塵囂的鄉間為她們準備瞭一處殊途同歸的傢園。最終,在靜謐的霍華德莊園,情感與理智終於跨越鴻溝,完成瞭終極意義上的“連接”……
《霍華德莊園》是E•M•福斯特最為重要的長篇小說代錶作之一,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亦成為影視經典。美國蘭登書屋曾對二十世紀的英語長篇小說進行盤點,由專傢評選齣一百部最佳,《印度之行》和《霍華德莊園》名列前茅。
个人觉得福斯特不是一个好的小说家,第一次读被长篇累牍的风景描写和不着边际的哲学语言弄得昏昏欲睡,几次释卷,又几次重拾。但是耐心细细读了几遍后,发现这本《霍华德庄园》可以称得上精彩。 小说情节其实一点都不乏味:妹妹和富家二少爷私定终生,但是后来又解除了婚约;...
評分 評分这篇读后感,与其说是《Howards End》的读后感,不如说是我读过E.M.Foster的三本书(《Howards End》 、 《A Room with A View》和《Maurice》), 看过一部他的电影(《印度之行》)之后的总结。 曾有朋友问我为何要看E.M.Foster的书, 我说这人的小说,就相当于中文中白先勇...
評分小说的故事结构很紧扣,各个环节彼此牵引和连接,相比 作者(E.M福斯特) 十年之后的《印度之行》有点差距,主要人物的叙述过于复杂及善变,结局也显得有点过于圆满,可能因为这毕竟是在写英国本土的故事,还是要留有一点温情和希望的, 小说里的对立几组人物很有趣,分析分析...
評分这本书我看了两遍,正如作品介绍里说的这不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 福斯特在20世纪初的英国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但这部他早期最好的小说让我产生了疑问,他真的有那么好吗? 总的来说写得还可以,但不能进入文学史上伟大小说的行列。故事简单,人物单薄,用词无甚亮点,爱情...
這一部儼然是個小史詩瞭。我永遠愛福斯特。
评分這個翻譯…
评分20世紀初,一個窮人在20多歲丟瞭工作,以後的日子基本上會越混越差,而一個富人卻不必擔心更換什麼樣的職業。現今也是如此。福斯特對人生的認識還是很深刻,很現實的。
评分作者主要關注的還是中産階級的生活內核以及社會發展進程中傢庭關係的變化,對物質與精神、富人與窮人、男性與女性之間的衝突進行探討,每個階級、每種生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瑪格麗特這個人物顯示齣福斯特想使各種矛盾調和的美好意圖。
评分如此看來 印度之行和莫瑞斯是福斯特的巔峰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