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到1904年立宪呼声高涨,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十年间内忧外患频仍,导致清廷朝局波动,政潮迭起,这个时期深受慈禧宠信的满洲权贵荣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书通过研究和剖析这个时期荣禄的复杂表现,对了解清末政治的变迁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荣禄出身满洲世家,以难荫起家,通过结纳醇亲王奕譞、军机大臣李鸿藻等人,参与管理神机营,充任内务府大臣,取得两宫太后信任,在光绪初年权倾一时;后虽一度遭受挫折,但从甲午战争期间自西安重返京城后,荣禄审时度势,周旋于各派政治力量中间,协调满汉矛盾、调解中央与地方纷争,协助最高统治者慈禧度过重重艰难,竭力维护风雨飘摇中的清朝政权;在甲午战争、戊戌政变、己亥建储、义和团运动、庚子新政等历史事件中都曾发挥了重要影响。身为满洲贵族,出于“忠诚”,荣禄事事以慈禧的意志为转移,最后数年政以贿成,无所作为,为时论所讥评,也有其悲剧性的一面。
马忠文,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1985年9月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92年7月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0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2016年1月获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中华书局辞书编辑室、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近代史档案馆馆长。主要从事晚清政治史和史料学研究。著有《晚清人物与史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合作整理《张荫桓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中华书局,2015)等。
马忠文先生四十余岁再入校园这种精神着实可感。其于后记中所言“此后十多年,没能‘安分守己’,多次辗转调动……”,语虽平常,却道尽了其中况味。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者,大抵如此。所谓坚守与不忘初心者,大抵如此。“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行医与治史的...
评分马忠文先生四十余岁再入校园这种精神着实可感。其于后记中所言“此后十多年,没能‘安分守己’,多次辗转调动……”,语虽平常,却道尽了其中况味。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者,大抵如此。所谓坚守与不忘初心者,大抵如此。“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行医与治史的...
评分此书是作者四十三岁重入校园的博士论文改编而成。总体严谨,荣禄家被付之一炬,所留资料少之又少的情况下,通过侧面材料和少见的存札考证写就,实属不易。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作者自始自终都没有指出醇王支持荣禄的缘由来。再者书中有太多按照清理“推测”的内容,对众人之间关...
评分此书是作者四十三岁重入校园的博士论文改编而成。总体严谨,荣禄家被付之一炬,所留资料少之又少的情况下,通过侧面材料和少见的存札考证写就,实属不易。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作者自始自终都没有指出醇王支持荣禄的缘由来。再者书中有太多按照清理“推测”的内容,对众人之间关...
评分马忠文先生四十余岁再入校园这种精神着实可感。其于后记中所言“此后十多年,没能‘安分守己’,多次辗转调动……”,语虽平常,却道尽了其中况味。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者,大抵如此。所谓坚守与不忘初心者,大抵如此。“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行医与治史的...
从荣禄个人的成长历程来推进晚清的历史。
评分中规中矩。对晚清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所获可能并不会多。
评分无甚新料 然全文通晓明畅 梳理有序 已属难得
评分荣禄是在李鸿章失势以后,清廷新的顶梁柱,以前一直想详细了解这个满洲大臣,奈何荣禄的许多资料在庚子年被毁了,在这种史料缺乏的困难情况下,马忠文先生这书就更是了不起了。
评分就治才与政绩而言,荣禄算是中规中矩,但有一句话说得贴切:文祥与荣禄分别决定晚清朝局的“上限”与“下限”。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满洲权贵阶层里,荣禄算是难得的有大局观的权臣。在他之后,满清政治就再无可挽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