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发现历史

从思想发现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张太原
出品人:
页数:441
译者:
出版时间:2016-3-1
价格:CNY 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11485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2016
  • *北京·中华书局*
  • 近代史
  • 政治
  • 学术
  • 思想史
  • 历史发现
  • 学术研究
  • 认知框架
  • 知识演进
  • 人文关怀
  • 历史思维
  • 批判性思考
  • 思想与社会
  • 历史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问题重重的近代中国,各种纷繁的思想言说的背后往往蕴藏着实实在在的历史。近代中国的知识人,内心充满了矛盾、犹豫、困惑、变化、反复和迷惘。思想的威力往往导致时代的速变。然而,这其中又暗含着历史的悖论:各种“激变”的背后往往潜伏着“不变”。守旧者未必落后,趋新者也并不一定是进步。思想推动着历史,历史又在筛选着思想。历史常常是不讲理的,任性的。在许多情况下,不是深邃的思想,而是浮泛的感性或者某种狂热性在推动着历史前进。

作者简介

张太原,山东阳谷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博士导师、中国现代政党史教研室主任。曾任聊城大学讲师、中山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河北省大名县挂职副县长、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著有《〈独立评论〉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思潮》、《当代北京市居民的消费生活方式》(合著)、《文化?观念与社会思潮——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二卷)》(合著),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目录信息

导论:揭示思想背后的历史
第一章 边缘与中心
一、做“活事”的媒介
二、自觉的“中心”意识
三、全国人的公共刊物
四、社会各界的评说
第二章 五四之后论五四
一、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二、个人解放和社会改造
三、反封建与资本主义文化
四、“内容非常复杂的运动”
第三章 三大思想的鼎足而立
一、我们与你们
二、不打不相识
第四章 民主与独裁之争
一、言人人殊的“民主”
二、努力产生中国的新政治理论
三、异中之“同”
第五章 全盘西化的背后
一、全盘西化的滥觞
二、文化概念
三、“文化圈围”理论
四、“文化演进”理论
五、文化“一致与和谐”理论
第六章 文化领域里“没有了中国”
一、新教育的中国化
二、建设中国本位的文化
第七章 国民党“唯一思想”的悖论
一、借台唱戏
二、“演员”的思想
三、“戏”中有“戏”
第八章 左翼思潮的兴盛及变化
一、“左翼文化”运动
二、“保持政治的优位”
三、资社之分与中外之别
四、封建与传统
五、一切主义“各有一长”
结语:思想的威力与历史的悖论
征引文献举要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喜欢这样勉强将单篇论文组合串联,伪装成专书的形式,对读者不便,还不如保留原发表标题,使人一望即知

评分

不喜欢这样勉强将单篇论文组合串联,伪装成专书的形式,对读者不便,还不如保留原发表标题,使人一望即知

评分

是一本比较好的了解30年代思想变化的书,作者意图表达五四之后,各方对五四的解读充满了利益考虑。3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也不全是中共的创见,吸收了当时学界对于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思想,自由主义者在当时的影响其实超过了后来人们的认识,当时并不是两方战场,而是三足鼎立,且思想有互通之处,基于救亡和民族主义,而也正是因为民族主义的大势所趋,自由主义者因其温和才没有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评分

不喜欢这样勉强将单篇论文组合串联,伪装成专书的形式,对读者不便,还不如保留原发表标题,使人一望即知

评分

不喜欢这样勉强将单篇论文组合串联,伪装成专书的形式,对读者不便,还不如保留原发表标题,使人一望即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