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
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维罗纳大学、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及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欧洲研究生院等多所学院和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影响深远,在国际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著述颇丰,包括《裸体》《渎神》《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例外状态》《语言的圣礼》等涉及哲学、政治、文学和艺术的著作。
译者简介:
黄晓武,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副主编、副编审。
《裸体》一书由10篇各自独立的论文构成,书名取自其中的第七章,阿甘本在本书中探讨了创造与救赎、当代性、威尼斯幽灵、人格身份、复活的荣耀身体、裸体等一系列问题,但看似零散的篇章结构中贯穿着的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用非功用性概念来探讨各种既有秩序对工作和功用的建构,从而在批判现实和观念的基础上打开各种可能性。这也是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阿甘本一直以来的理论努力。
阿甘本的这本书没有想象的好,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点和洞察,但仅此而已。 p158 我们可以把这一态度界定为美的虚无主义,这在很多漂亮女性那里很常见,它把自身的美缩减为纯粹的外观,并用一种疏远的、略带伤感的方式来展现它,同时坚决反对这一观念,即美可以意指自身以外的事物...
评分我们和城市不是融为一体,而是和城市的幽灵融为一体。城市是幽灵,城市生产幽灵,我们是幽灵。路边霓虹灯和窗户的光,在现代化口红上闪烁着幽灵难以捕捉的眸光。楼与楼之间计算的距离不是尺寸,而是幽灵。在城市的熙攘人流中,体会陌生的交叉;拥挤的层状建筑中,擦身而过;城...
评分大地进入了无可言表的痛经期,风,雨、沙都会是歇斯底里的理由。生灵在恐惧中凝视恐惧,不知大地的经血染红谁的密室。久久不息的忧伤,在颤栗中,连绵不断的恐惧散裂于朦胧的空气中,黧黑色的绝望,痛击每一个回望的心灵,没有绝望,怎么会生产独树一帜的美学?幸福的指数,正...
评分阿甘本的这本书没有想象的好,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点和洞察,但仅此而已。 p158 我们可以把这一态度界定为美的虚无主义,这在很多漂亮女性那里很常见,它把自身的美缩减为纯粹的外观,并用一种疏远的、略带伤感的方式来展现它,同时坚决反对这一观念,即美可以意指自身以外的事物...
评分阿甘本的这本书没有想象的好,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点和洞察,但仅此而已。 p158 我们可以把这一态度界定为美的虚无主义,这在很多漂亮女性那里很常见,它把自身的美缩减为纯粹的外观,并用一种疏远的、略带伤感的方式来展现它,同时坚决反对这一观念,即美可以意指自身以外的事物...
权力的重要作用就是设定边界,因此考察边界问题就成为我们反思权力机制的一个切入口。而深受福柯影响的阿甘本认为,一种真正严肃的研究必须首先考古学式地回到这些对立的源头中去,掌握构建这些对立的机制,从而摧毁这些对立。“过去的意向只有在其历史的确定时刻才是可以理解的”。他批评宗教把悬置和非功用性剥离出来,放到一个独立的神圣领域,使其静止化,从而阻碍了向新的可能性的敞开。阿甘本提议悬置、去功能化和停歇手段来与之对抗,它们不是逆转和推翻现有的权力关系,而是使其体制呈现出来,对其进行反思,从而打开可能性空间。权力阻碍了我们潜能的发展,常人在权力设定的边界内徘徊、眩晕,而同时代人则是那些紧紧凝视自己时代的人,那些感知黑暗与突破限制的引领者。
评分读了好几遍《同时代的人》,总是会令人感到热泪盈眶,同时代人认清那注定无法抵达的光,努力向世人呈现所有的样貌。每一种对立背后都隐藏着重新打开联结对立两者事物的钥锁。寻找在现实对立缺口背后投射出的和谐之光,便是同时代人的坚持
评分鸡肋
评分没有完全读懂(尤其讨论神学的部分),但还是获益匪浅。人格是怎样建立的?伦理学会不会崩塌?权力在科技的帮助下如何入侵日常生活?作者的解读视角都很棒。第二、五、六篇最佳,击节不已。对功用性闲置的解读也很有意思。
评分《公牛般的饥饿》那篇没看懂,《何谓同时代人》、《论我们能不做什么》和《裸体》启发很大。作者很善于从对立概念的裂缝中切入,从而“祛魅”。他带给读者的思考是可引申的,这也是哲学的魅力吧。(读到赤裸生命,感时而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