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
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维罗纳大学、威尼斯高等建筑学院及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欧洲研究生院等多所学院和大学任教。他的研究领域广泛且影响深远,在国际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著述颇丰,包括《裸体》《渎神》《什么是装置》《论友爱》《教会与王国》《例外状态》《语言的圣礼》等涉及哲学、政治、文学和艺术的著作。
译者简介:
黄晓武,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副主编、副编审。
《裸体》一书由10篇各自独立的论文构成,书名取自其中的第七章,阿甘本在本书中探讨了创造与救赎、当代性、威尼斯幽灵、人格身份、复活的荣耀身体、裸体等一系列问题,但看似零散的篇章结构中贯穿着的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用非功用性概念来探讨各种既有秩序对工作和功用的建构,从而在批判现实和观念的基础上打开各种可能性。这也是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阿甘本一直以来的理论努力。
复活这个词,在汉语语境里是很陌生的。对于深处于神学的迷雾中思考的阿甘本而言,复活是其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纯粹基督教的 复活有所不同,阿甘本的复活有拟像的含义。他在思考复活之后的身份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玄妙的深渊。把阿甘本的复活和日常生活进行对 接,就会发现...
评分读《裸体》 作者:姽婳小术 首先,我得申明一下,我是无神论者。 所以在看这本书之后,我对于里面的一些阿甘本提出的观点所引证的内容,我是不太熟知的。这样给我读这本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吉奥乔•阿甘本,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于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维罗...
评分复活这个词,在汉语语境里是很陌生的。对于深处于神学的迷雾中思考的阿甘本而言,复活是其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纯粹基督教的 复活有所不同,阿甘本的复活有拟像的含义。他在思考复活之后的身份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玄妙的深渊。把阿甘本的复活和日常生活进行对 接,就会发现...
评分我们和城市不是融为一体,而是和城市的幽灵融为一体。城市是幽灵,城市生产幽灵,我们是幽灵。路边霓虹灯和窗户的光,在现代化口红上闪烁着幽灵难以捕捉的眸光。楼与楼之间计算的距离不是尺寸,而是幽灵。在城市的熙攘人流中,体会陌生的交叉;拥挤的层状建筑中,擦身而过;城...
评分每一个人都必然穿越黑暗和光,光是人存在模糊的装饰,留在记忆中发酵的是黑暗。黑暗并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负面风景,黑暗是对光的呼唤,时刻期待光的莅临。而存在的光,并不是与黑暗相对的光,是作为背景存在的亮,所以才成为模糊的装饰。 人,在永生追溯光而经历黑暗。光晕在诱...
多抓鱼上买的书,终于看完了。。。(完成任务一样)
评分似乎摸到了一种阿甘本非常乐于使用的“悖论式”论辩模式:看着是A,其实是A的反面,也即B——看着是无用的器官,其实它的无用恰恰指向了另一种“用”的可能性;看着是庆典安息禁绝了一切活动,其实是一种特定的活动:敬奉;看着是卡夫卡笔下的K被追捕,其实是他的自我诬陷(这里可以结合电影《大卫戈尔的一生》来理解);看着是黑暗,其实是还未到达的遥远星辰之光;看着是裸体,其实是恩典之衣的缺场……神学部分基本看不懂,论述得很枝枝蔓蔓,但是能看懂的几篇——《何为同时代人?》、《论我们不能做什么》以及《荣耀的身体》等,带来的是清新的思考感。《无人格的身份》一篇最具福柯的论述风格。
评分没有完全读懂(尤其讨论神学的部分),但还是获益匪浅。人格是怎样建立的?伦理学会不会崩塌?权力在科技的帮助下如何入侵日常生活?作者的解读视角都很棒。第二、五、六篇最佳,击节不已。对功用性闲置的解读也很有意思。
评分抽丝剥茧的思维模式,精妙的设置对立又通过考古学式的溯源让对立失效,悬置并开创重要(物质以及思维)工具的新的使用方式,断片式的形式设计与颇具文采的文字表达,阿甘本还是很魅力的。
评分因为行距十分宽敞,顺手读了读(……?)悬置、去功能化和停滞的方式,使人对于对立的概念有层次更丰富的把握。因为自己太无知(或者说即便略微知晓,也与知识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下结论),看什么都很有收获,非常快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