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与孝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张祥龙 哲学 现象学 中国哲学 中西比较研究 家 中国研究 孝
发表于2025-04-09
家与孝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孝作为一种“深长的时间意识”,养儿方知父母恩,记忆的唤起。孝的道义基础是恩情,这是构想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基础。中国近现代革命所培养的是一种“大无畏”,就是不怕天、不怕地、不怕鬼神,也不怕祖宗在上,更不怕对父母及长辈的大不敬。陈独秀等人,打倒孔教、冲破家族制度、倡导男女平等和社会平等,觉悟就在于冲破儒家伦理,孝被搁浅了,然而仍旧发生作用。孝道在饱经各个历史阶段的风雨看似成为明日黄花,但它依然是中国现代性意识之底色(人情社会、家族意识、报答方式和权威等级等)。我们虽然可以拿着调色板在画面的高光部分涂抹修改,却也应该意识到其底色依旧。
评分比起“后现代儒家”或者以“中国传统”(而非西方“普世真理”,但前者无疑更具破坏性)之名消解中国当下生活正当性的做法,作者以“海学”阐发的中国传统做法无疑有开创性,也算前二者的劲敌(这也是作者长久以来工作的方向所在)。(但是,同样是集子,《利维坦的道德困境》可读性要高得多....)
评分醒醒吼 大清已经亡了
评分如果说杨国荣之流是蠢,张祥龙之流就是坏。拿早年还算擅长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去包装各种腐朽的“传统”,搞得不明真相的群众真以为他要在一种国际化的视野中重新激活“儒家”,实际做的却尽是“去其精华,嗜其糟粕”,并且藏不住那颗隐隐然迎合“当朝明君”的教主甚至国师之心。而且出于这种急吼吼的“需要”,甚至不顾基本的哲学思维逻辑,不顾现象学的根本戒律,把生物学还原论、发生学起源论之类都搬来了,也就是说,虽然满口的儒家忠孝节义,实际上离那些高贵的雅利安理论家,也没两步了。
评分学习到了学术研究靠脑洞的真谛
张祥龙,山东大学哲社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退休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2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曾担任国际中西哲学比较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要著作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德格尔传》《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先秦儒家哲学九讲》《拒秦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等。
本书是作者近年有关“家与孝”的著述中,与西方哲学和文化有关,又有中西比较之趣的文章的结集。作者对西方晚近海德格尔等关于家的思想做了系统阐述,通过中西比较,揭示出中国传统哲理的最为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家道,更在于其对“家”的理解是一种直接可经验的亲子一体的方式。作者认为,对孝现象和孝意识的体会,是理解家和人类独特性的一个关键,也是认识儒家及其未来的一个要害。
徐英瑾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2017-02-23 12:40来源:澎湃新闻 最近在澎湃新闻读了张祥龙教授新书《家与孝——从中西方视野看》的序言,虽然觉得的确有所启发,但有些观点还是不能完全赞同。 儒家伦理重视家庭观念当然是基本的文化常识,但从逻辑上看,这恐怕并不意味着:(...
评分书籍信息: 《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张祥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月 内容摘要: “家”是与人最直接相关的,特别是在中国传统中,中国人的观念里,“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张祥龙认为在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这个问题。本书主要是...
评分 评分徐英瑾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2017-02-23 12:40来源:澎湃新闻 最近在澎湃新闻读了张祥龙教授新书《家与孝——从中西方视野看》的序言,虽然觉得的确有所启发,但有些观点还是不能完全赞同。 儒家伦理重视家庭观念当然是基本的文化常识,但从逻辑上看,这恐怕并不意味着:(...
评分徐英瑾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2017-02-23 12:40来源:澎湃新闻 最近在澎湃新闻读了张祥龙教授新书《家与孝——从中西方视野看》的序言,虽然觉得的确有所启发,但有些观点还是不能完全赞同。 儒家伦理重视家庭观念当然是基本的文化常识,但从逻辑上看,这恐怕并不意味着:(...
家与孝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