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春雷
男,作家,曾用笔名司空小月、郭又惊、十步等,福建泰宁人,从事文学、艺评和人文地理写作。《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等人文地理杂志特约撰稿人。著有《时光之砂》、《文化生灵》、《我们住在皮肤里》、《猎色:国外后现代摄影30家》、《人类如果卵生:萧春雷艺术随笔》、《阳光下的雕花门楼》、《嫁给大海的女人》、《风水林》、《世族春秋:宁化姓氏宗祠》等十余种。现居厦门。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王牌作者 萧春雷
行走中国 沉淀十年 精华文章全集结
“中国的掌纹”系列——《自然骨魄》《大地栖居》《华夏边城》
“华夏大地的每一处褶皱,都堆叠着厚厚的文化层,像是掌纹,讲述我们民族生存的故事。我奔赴各地,细致查看,努力破解那些紧攥在掌心的秘密。与手相学家的不同在于,他们预测未来,
我阐释什么样的过去造就了今天。”
他以非凡的眼界,观察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的空间。
天地生人,但人类并非植物,注定效忠哪一方水土,他们可以漫游;人类亦非动物,终日匍匐在大地上觅食,他们还有信仰。举头三尺有神明,你的生活就超越了自然环境,足以包容奇迹。
我们,都是这世界的过客,栖居在大地上。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是过客,所以要客气,不污环境,不毁大地,然后在这短暂又漫长的一生里,实为过客的我们也要尽一份地主之谊。因为这一生里,大地供我们享受。享受大地上的资源时,我们可以好好地认识它、善待它。 《中国国家地理...
评分嘉祐二年。即公元1057年,苏轼写给太尉韩琦的一封,后世称为《上枢密韩太尉书》,文中这样写道: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
评分当代中国有历史散文大家如郭沫若、周国平,文化散文大家如余秋雨,乡土散文大家如贾平凹,而写得好的地理散文作家,我想,萧春雷便是其中的一位。 他的散文往往把地理、历史、人文、时政、精神熔于一炉,也把作家的文采、记者的视角、学者的严谨、行者的孤寂融为一体。使得这...
评分让灵魂诗意栖息 ——读《大地栖居》 滁人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生活模式,从古至今都有无数人向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王牌作者萧春雷机缘巧合,在传统文学写作的追求中,却“不慎”进入了人文地理写作领域,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他走遍中国,沉淀十年,终于...
评分《中国国家地理》虽然至今没有系统地订阅过,却已经读过了很多期。每每读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其中的文字、图画所深深吸引。在我看来,那不是一篇篇简单的文字或是一幅幅寻常的图画,而是洋溢着一种诗意的氛围,让你无限向往那些你之前未曾意识到的人文地理情怀。地理是...
作者很爱发问,每到一个地方前都要翻阅各种论文资料,他所提出的问题以及猜想都比较有意思,翻看这本书放佛就是正在经历一场案件侦查。
评分最喜欢前面三篇文章,苗族、客家人、甘肃,把以前知道的一些东西串起来,如果有一个系列,一个一个民族的说着他们的故事,就好了!
评分《苗族大迁徙》《客家的诞生》《走廊上的民族》《广西的海洋之梦》《浙中南古村镇的文脉》,这几篇文章很好,值得一读。
评分作者十来年前刊在中国国家地理上的一篇文章,应该是我的人文地理启蒙了。有些些地方过于刻意地摒弃现代社会,强调古老的自然和谐,略有尴尬。但总体值得读。行走、思考、史料收集、本土探访,苗族大迁徙、客家的诞生、闽南、台南、冈仁波齐...这些篇和个人经验贴近一些,就喜欢看;浙中南古村讲那些儒学文脉的,就囫囵吞了个枣。
评分《苗族大迁徙》《客家的诞生》《走廊上的民族》《广西的海洋之梦》《浙中南古村镇的文脉》,这几篇文章很好,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