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甌缺

金甌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徐興業(1917—1990),原籍浙江紹興。1937年畢業於無锡國學專修學校,曾任上海國學專修館、稽山中學教師,上海通成公司職員。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學任教,1957年調上海市教育局研究室工作,1962年任上海教育齣版社曆史編輯。1977年退休之後,曾在上海師範學院曆史係任教,主講宋金史。著有《中國古代史話》《心史》《袁崇煥傳》及《遼東帥旗》(閤著)、《李師師》(閤著)等。其代錶作長篇小說《金甌缺》從1938年開始醞釀,到1985年齣齊四捲,曆經四十餘年,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奬榮譽奬、上海市慶祝建國40周年優秀小說奬。

出版者:河南文藝齣版社
作者:徐興業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6-8
價格:18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590308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小說 
  • 曆史 
  • 茅盾文學奬 
  • 中國文學 
  • 小說 
  • 徐興業 
  • 宋 
  • 長篇曆史小說 經典 悲壯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宋徽宗年間,在中國大地上,宋、遼、金各據一方。金國國力昌盛,遼國積弊重重,而北宋政府自澶淵之盟以來,以為天下太平,高枕無憂,終日歌舞升平,已是一派日暮景象。本書以武將馬擴為主要人物,以其一傢人的不幸遭遇為主要綫索,層層展開,講述瞭從宋、金海上之盟協議共擊遼國,到金國撕毀 盟約揮兵南下,北宋滅亡,宋高宗偏安江南一隅這段曆史。其間政權更迭,人事沉浮,刀光劍影,狼奔豕突,愛國誌士斷頭瀝血勇赴國難,無恥官僚認賊作父覥顔事仇……組成瞭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

作品筆勢淩厲,大氣磅礴,猶如群山萬壑,直奔荊門。讀來令人時而血沸氣促,義憤填膺;時而潸然淚下,慨嘆不已。

◆編輯推薦◆

★茅盾文學奬獲奬作品,與姚雪垠的《李自成》堪稱雙璧

★中國當代口碑最好的曆史小說,被譽為“中國版《戰爭與和平》”

★國畫大師劉旦宅先生插圖

★書籍設計大師呂敬人先生指導設計

★著名作傢二月河先生、孫皓暉先生聯袂推薦

◆名人推薦語◆

《金甌缺》稱得上是當代曆史長篇小說中的經典之作,作者驚人的曆史洞察力與異乎尋常的藝術想象力,在作品中得到瞭完美的呈現。這部作品重新齣版瞭,我很欣慰。我堅信,真正優秀的作品,不會湮沒在時間的長河裏。

——著名作傢 二月河

在中國人嚴肅的文學記憶中,《金甌缺》是一部厚重的曆史作品。

宋代是中國文明黴變期的開端,中國民族的強勢生存傳統也在這一時期以曆史大悲劇的形式燦爛爆發,愛國名將民族英雄震撼人心。《金甌缺》所寫的正是北宋末期至南宋這段曆史,作品文筆莊嚴,視野宏闊,值得認真品讀。

——孫皓暉(《大秦帝國》作者)

“徐氏(指徐興業)的學士和纔華,均不弱於姚氏(指曆史小說《李自成》作者姚雪垠)。二難相並,堪稱雙璧。”

——郭紹虞(20世紀中國文學批評史學科的奠基人)

◆網友評論◆

“《金甌缺》是我看過的最好的當代曆史小說,金庸的36冊武俠也比不過徐興業一捲壓軸!”

“曆史小說,當以《金甌缺》為第一!”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先来一篇长的,下面继续:   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  

評分

帝国的崩溃 --金瓯缺 古往今来, 帝国这个名字尽管熠熠生辉, 惹人遐思, 但事实上不管什么样的帝国, 都已经分崩离析或者湮入黄沙. 大多数都在熊熊战火中崩塌, 例如屹立千年的拜占庭帝国或者一度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 也有一些属于无疾而终, 例如大不列颠帝国. 但说到底, 帝国勃兴...  

評分

徐兴业先生的故事触动我已经很久了,只是一直苦于材料太少而无法动笔,最近因为某种特别的机缘,我再次通读了一番徐氏的大作《金瓯缺》,当看到小说中那个人鬼殊途、抱恨终天的结局时,不免眼角一热,内心的软弱处再次被狠狠地击中! 历史上真实的马扩——一个不太为大家所熟...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得纍,看得恨。 看得纍,就小說來看主綫散,作者愛評論,愛假設,愛人民戰爭,政治正確。 看得恨,大事小事大官小民敵我雙方,什麼都沒漏下,但人多事多的又都能寫的生動豐富,佩服作者!

评分

過去一直遺憾長江文藝版無插圖,封麵也夠蒼白,這次新版齣瞭,濛河南文藝社同仁贈送新版一部,真是暢快之極! 但我還是不得不說第三、四捲趕稿倉促瞭,不如前兩捲那般珠圓玉潤,有點遺憾。 我自己目前也在寫作大篇幅的曆史小說(硃元璋),略知其中甘苦、得失吧,所以總是勸說自己盡量多花點心思,使得行文盡量飽滿生動,三遍不行,就四遍,將來還有第五遍,六遍。 這些老作傢的經驗之談,恐怕就是時間的充分投入瞭,這一點在姚雪垠身上體現尤其明顯。 當然瞭,由於時代的特殊性,也讓他們沾染瞭很多思想、意識方麵的灰塵,令文章的思想性、真實性大打摺扣。徐老在這一點上倒不太明顯,主要還是太強調所謂抗戰瞭(政治正確的氣息太濃,沒有看到曆史的復雜性),大概這也是其所處時代的體現吧!

评分

我直說瞭:寫法已經過時。那段曆史本可以寫得更精彩的。作者偏偏不塑造人物,直接預設人物。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大段大段的議論+感慨+直接告訴你誰好誰壞。我看到一半簡直看不下去。唯一亮點,最大限度還原汴京城風土人情,比現在網文不知道高哪裏去瞭。

评分

以馬擴位主角,一部末代北宋史。有點模仿《李自成》。

评分

其實隻看瞭四分之一,但看不下去瞭。宋朝不好拍就在這裏,眼看著的是一個太悲太悲的結局。而且我確實對打仗不感興趣。作者史料功力深厚,就是對人物的描述有點囉嗦瞭。作者背後的故事可以寫一本民國小言。希望改天能有機會和心情真的看完這套巨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