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雷濛•阿隆(Raymond Aron,1950—1983),法國著名社會學傢、哲學傢、政治學傢,20世紀最重要的自由主義思想傢之一。主要作品有《曆史哲學導論》《知識分子的鴉片》《社會學主要思潮》《論自由》等。阿隆在其著作中通過批判曆史發展的一元論和決定論解釋,闡發瞭一種批判的、秉持相對論和多元論的曆史哲學。他推進瞭社會學和政治科學的發展,是巴黎政治學研究所(1945—1954)和國傢行政學院(1945—1947)教授,擁有巴黎文學院社會學教席(1955—1967),曾任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第六分部科研主任(1960—1978)以及法蘭西公學院教授(1970—1978)。
譯者簡介:
董子雲,浙江大學曆史係博士研究生,專攻法國中世紀史。
《曆史意識的維度》匯集瞭雷濛•阿隆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所寫的論文,從不同的角度闡明瞭兩種曆史:一種是我們生活於其中的曆史,另一種則是我們思索的曆史。作者旨在清楚地說明有關曆史知識的諸多問題,與有關曆史中存在的那些問題之間有何聯係,試圖通過參照當下時代的主要特徵,來理解我們的曆史意識。如果將《曆史意識的維度》當作雷濛•阿隆1938年博士論文《曆史哲學導論》的延續的話,我們可以說,它實現瞭相對於這篇論文的轉嚮。而阿隆對於曆史學傢的討論也許構成瞭《曆史意識的維度》一書最有吸引力的方麵,並在諸多方麵預告瞭之後將要齣版的《迴憶錄》。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很難懂
评分統治者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消除其人民的曆史感,讓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搖擺於意識形態與即時需求的享受與摺磨之中。
评分阿隆以博學而有常識感特齣。對新理論敏銳而自己不新銳。這樣的人纔算知識分子,不囿不偏,不嘩眾取寵。如本書中討論,對曆史意義的不懈探尋就是意義,毋因傲慢或懶惰匆匆皈依某一教條;從修昔底德論政治史敘述史之不可或缺之類。他的核心觀念或許是“普世史的黎明”中的這句:精神科學的職責是建設一個精神共同體,與工業、科技、經濟的發展、要求相適應。--駁馬剋思,建議精神科學剋服精神科學本難避免的傳統地域限製,包含自己的曆史觀。而在文末又發問:當哲學社會科學與常識相遇,是要對前者俯首緻敬,還是要去盡力保存後者蘊含的智慧?
评分看不明白居多,隻能說阿隆的知識麵太廣博瞭,我想他主要想錶達的是多元的曆史觀,反對曆史決定論。
评分隻能理解到三分之一,很認同,主義和單純為物質分配而産生的階級矛盾的時代可能過去瞭,新的矛盾是權力和分配的問題,而不論是什麼政權模式,也確實采用的都是GDP為導嚮的生産力價值觀,這已經對全球文化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