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銘,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章魚胺決定飢餓》獲得2015年“菠蘿科學奬”化學奬。最著名的研究是“果蠅如何找吃的”。2011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最佳論文奬獲得者,2014入選國傢“青年韆人計劃”。2015年獲得年度“求是傑齣青年學者奬”。
食物空前豐富的工業社會,反而成瞭引發疾病的導火索。當人們真正瞭解瞭王立銘所著的《吃貨的生物學修養》一書中講述的這段曆史和曆史背後的故事,也一定可以從中獲得科學方麵的收獲。本書是以脂肪、糖和膽固醇代謝研究中重大發現為脈絡,展示瞭這個領域的科學探索和發現、我們日常飲食健康與疾病的關係,以及我們常見的一些藥物如減肥藥、他汀、胰島素等藥物的前世今生。作者以講述曆史故事的形式,把常人陌生的科學史娓娓道齣,引人入勝,同時,對於公眾瞭解與能量代謝有關的疾病也很有幫助。
如果饮食状况良好其实没必要看,就主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的,大多数在说都是些发展史及原理,估计没写发展史没有更多内容可以写了。基本上看了序言和目录就一目了然了,再随便翻一翻。总的来说没有其他多的知识点。无聊的话可以看一下,看一下可能更无聊,所以看一看就可...
評分看完印象最深的點是藥物。一朝問世,20年的專利保護壟斷市場,盆滿鉢滿,但20年01天,更便宜的替代藥物就齣現瞭 ,份額一年內隻有百分之幾,有的大公司就此沒落。但是藥物又需要漫長的研發過程,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感覺真的是一種微妙的平衡啊。 總的來說,是一本有理有據,邏輯清晰,文筆也不失美感和趣味的靠譜的科普書籍,承襲瞭《上帝的手術刀》一貫的高品質。生物類的科普書其實特彆難讀,當然更難寫,因為牽扯到許多專業名字的解釋。但這本書還是挺友好的,從疾病本身到研究對策到藥物問世,脈絡清晰。
评分對於生物學的小白而言,這本書講明白瞭糖尿病和肥胖癥的區彆,也講明白瞭一些人體髒器工作的基本原理和醫學藥物研究開發的艱難漫長以及偉大。但最重要的是講的有趣!
评分以後可以跟著“王立銘”這個名字追書瞭。
评分文字很好,踏實中肯卻富有想象,自信滿滿卻沒有絲毫狂放。科學的態度應該是越深入越謙卑吧。最喜歡的是書中談到的自然科學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很有啓發,更給瞭我這個努力仰望卻未及學術的小呆一點樂觀的希望。ps,叫wangliming的人都很牛掰欸
评分通俗易懂,嚴謹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