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过去深藏不露的档案文献史料的开放和全球化进程,以及国际学术潮流的衍变,海内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亦在不断发展、深化、创新,成果迭出。在此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凭借其在学界的巨大号召力与资源,组织两岸学者共同编写中国近代史,书稿以专题形式进行组织,本书为晚清卷,分上下两册,上册为通史,下册为专题史,涉及时段为1840-1911年。在注重学界过往比较重视的政治、经济、外交史研究的同时,也注重体现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趋向,在思想、文化、社会史研究等方面,留有充分的写作与讨论空间。
王建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社科院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国史、中国近代外交史。近年主要作品:《中国近代通史》第9卷《抗日战争》(合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战略与对外政策》。
·
黄克武,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斯坦福大学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近年主要作品:《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
黄克武在序中是如此解释这套书的“新”:“希望能突破过去之窠臼,在历史论述上展现出新的特质。”在他认为,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摆脱过去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的历史论述,避免“议论带史”、“论在史先”,能根据新的史料、以关键性的细节,平实地、客观地描...
评分黄克武在序中是如此解释这套书的“新”:“希望能突破过去之窠臼,在历史论述上展现出新的特质。”在他认为,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摆脱过去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的历史论述,避免“议论带史”、“论在史先”,能根据新的史料、以关键性的细节,平实地、客观地描...
评分 评分 评分匆匆翻完,极好的近代史。集体写作、前后不连贯未必是件坏事,不同的切入角度,充满变化的文风,倒是制造出某种意义上的“生动”,读来颇感顺畅。下编以各种专题的形式审视近代转型,启发性较强。对第五章从国际法秩序原理分析中华宗藩体系的挫败,第八章从派系分和分析晚清政...
印象里面非常重视对外关系、宗藩体制、经济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近代史的各个面都包括了。不过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最精华的一篇当然是罗老师的。不大好定义这是一本通史还是具体的研究。个人不是很认同学者们集结起来出一本书,因为每个学者的观点可以说是不同的,并且,学者的研究的面向是一贯的,不可能仅仅针对一个问题说事情,这就导致同一本书里面的观点有的却是相对立的。并且,特别是像罗老师这种,基本上对近代史大部分问题都研究很深了,让他只写一个新旧伦理转换问题实在是屈才了,有些问题别人写的真的没有他好。而且,在内容布局上也不平衡,不知道最后这些学者能否愉悦的合作。罗老师曾经就是通史有通史的写法,专著有专著特自的史料。不知道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接下这篇的。
评分印象里面非常重视对外关系、宗藩体制、经济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近代史的各个面都包括了。不过水平参差不齐。其中最精华的一篇当然是罗老师的。不大好定义这是一本通史还是具体的研究。个人不是很认同学者们集结起来出一本书,因为每个学者的观点可以说是不同的,并且,学者的研究的面向是一贯的,不可能仅仅针对一个问题说事情,这就导致同一本书里面的观点有的却是相对立的。并且,特别是像罗老师这种,基本上对近代史大部分问题都研究很深了,让他只写一个新旧伦理转换问题实在是屈才了,有些问题别人写的真的没有他好。而且,在内容布局上也不平衡,不知道最后这些学者能否愉悦的合作。罗老师曾经就是通史有通史的写法,专著有专著特自的史料。不知道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接下这篇的。
评分中国近代史研究必读书目。
评分佳作
评分还是对政治史、思想史、中国城乡关系、民族主义、自由主义这些东西感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