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妙之門

眾妙之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道斯.赫胥黎

英國著名赫胥黎家族傑出成員之一。

一八九四年生於英國薩里郡的戈達爾明(Godalming, Surrey),是家中的第三子,兩位兄弟都承襲了祖父湯瑪斯.赫胥黎的衣缽,成為優秀的生物學家。一九一一年他患了角膜炎,有兩三年時間處於目盲狀態,讓他得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視力恢復後進入牛津大學學習英語文學。離開牛津大學後,為維持生計,他在伊頓公學教了一年法語,當時的學生也包括喬治.歐威爾,雖歐威爾等人對他的用詞技巧讚譽有加,但還是被學校認為是不適任教師。

他前半生的創作都以社會諷刺小說為主,中年後,創作開始反映科技與人類異化現象,1932年發表反烏托邦經典《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後,造成社會上廣大迴響與激烈討論,並在文化、音樂、電影界造成了深遠影響。後來漸漸轉向創作、編輯和平主義相關的非小說作品。其文字成熟且富幽默諷刺的筆法,晚年入籍美國,被譽為多產作家,主要的小說作品有《那些貧瘠的葉子》(Those Barren leaves, 1925)、《針鋒相對》(Point Counter Point, 1928)、《加沙盲人》(Eyeless in Gaza, 1936)、《天才與女神》(The Genius and the Goddess, 1955)等。赫胥黎一九六〇年罹癌,隨後幾年健康不佳仍努力完成了小說《島》(Island)。隨後逝世於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享年六十九歲。

■譯者簡介

陳蒼多

臺灣人,一九四二年生。師大英語研究所碩士,曾任政大英語系教授,出版創作八種,翻譯作品兩百多種,現專於寫作與翻譯。

出版者:新雨出版社
作者:阿道斯·赫胥黎
出品人:
页数:450
译者:陳蒼多
出版时间:2016-11-5
价格:NT42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22720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神秘学 
  • (港台版) 
  • 外国文学 
  • **台·X新雨* 
  • 哲学 
  • Huxley,Aldous 
  • @台版 
  • 必买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全書搭配西方繪畫彩圖。

◎赫胥黎無可比擬的致幻記,近代首次完整紕漏用藥體驗的文獻。

◎理解《美麗新世界》中藥物政治的祕境,進入赫胥黎世界不可或缺的敲門磚。

◎神祕經驗的忠實紀錄與深度思索,一睹藝術靈光的堂奧。

◎藉迷幻藥攀越巔峰同時跌落谷底的門戶樂團(The Doors)團名由來。

赫胥黎用藥經驗的第一手文獻:

探索人類心智最超越境界、最危險邊陲

誰在呼喚你 你從容回應

Somebody calls you, you answer quite slowly…

「我不需要舒服。我需要上帝,需要詩,需要真正的危險,需要自由……」

──赫胥黎《美麗新世界》

● 赫胥黎無可比擬的致幻記,近代首次完整披露用藥體驗的文獻。

● 理解《美麗新世界》中藥物政治的祕境,進入赫胥黎世界不可或缺的敲門磚。

● 神祕主義經驗的忠實紀錄與深度思索,一睹藝術靈光的奧祕。

● 藉迷幻藥攀越巔峰同時跌落谷底的門戶樂團(The Doors)團名由來。

「我想,我見證了亞當被造出來那個清晨所見的一切──每時每刻都有奇蹟,以赤裸裸的方式顯現。」《眾妙之門》(The Doors of Perception)此書名借用了英國詩人、畫家威廉.布萊克的詩句:「如果我們將知覺的門洗滌致淨,萬物便會以其無限的原貌出現在我們眼前。人們若將自己封閉起來,便只能從洞穴的狹窄細縫中窺探事物。」

赫胥黎出身科學與藝術世家,同代評論者咸認他是「前所未見」、具科學智識兼而擁有文學底蘊的創造性作家。赫胥黎十二歲開始寫作小說,十六歲因眼角膜受損傷及視力,此期間,赫胥黎學習盲人識字系統,由於視力問題棄捨了科學門廊,轉投文學廟堂。赫胥黎首部小說《克羅姆.耶婁》(Crome Yellow,1921)以憤世嫉俗的口吻,對現世社會發表嚴肅批判。二十世紀經典反烏托邦讀本《美麗新世界》中,他更進一步闡述新世界親情將不復存在、宗教失去價值、知識屢遭迫害,人類將停止追求真理,淪為滿足感官逸樂的原始動物,既無批判能力,亦無否定意識。赫胥黎警告人類勿耽戀於物質,並抨擊當代對科技文明的盲目憧憬,乃是一種反自然的無知悲劇。

〈眾妙之門〉被譽為吸毒者聖經,是赫胥黎1953年親試致幻劑「麥司卡林」後的筆記集冊,其中述及「不經文字、直探感官極限」的親身體驗,影響西方當代文化,更是藥物文化與藝術體驗、宗教信仰結合論述之濫觴。〈天堂與地獄〉則可視作一續篇,深入探討了藝術經驗的感官極限與非常態的心智情況。或有論者認為:赫胥黎以文字表達自己對麥司卡林的體驗與評價,導致後世無數人生命淪毀。門戶樂團主唱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更提及,組團時正是讀了此書,深感書中所述與團員經驗的冥應,職是之故,樂團才命名為響亮而簡短的「門」。

神話學家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大腦是禁錮者。它會收束我們的知識,然而一旦我們的大腦被迷幻藥一類東西炸得粉碎,那些禁錮便消失了。我們固然都得生活於此時此地,侷限於我們的特殊觀點,然我們若想成為類似湯瑪斯‧曼、喬伊斯、保羅‧克利與畢卡索那樣的藝術家,就須進入其他觀點,進入總體的全局幅度。這是一個極深刻的挑戰。」

神祕主義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握無限,剎那即永恆。」

赫胥黎:「LSD,100 µg,肌內注射。」(1963.11.22)

赫胥黎死前要求妻子使用100微克的LSD,分兩次注射入體內,此舉動機難測:LSD既無止痛療效,也不能引發意識安定感。是否,赫胥黎希望能在生死交關的瞬間,進入無意識,以便與那不可言說的真實之域接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看得是繁体竖版,内容和预料中差不多。其中那段实验后去翻看书店,看那些画作的感受,我这有个近似版本: 1990年出生,初中读庄子,就有特别喜爱之处,书常伴左右,精神正常(至少20多年没有精神疾病和遗传史。)偶然情况下误入众妙之门,有这种经历之前,并没有看过此书。 ...  

评分

道德上,我不反对致幻剂的使用。 我尊重在不影响他人利益前提下的个人选择 当然我不否认类似药物(如海洛因)的成瘾性会大大增加前提的难度。 问题在于 药物的服用会破坏”规则“。小时候玩游戏, 仙剑奇侠传,有修改器可以用。使用修改器的话,可以在李逍遥1级的时候装备上纯...  

评分

很早之前我写过一篇《硬汉小说》,讲一位认为自己是硬汉的青年海外游学期间使用了某种植物而产生幻觉,触犯了该国条例被遣返,最终决定回国成为一位小说家。虽然如此,但我本人自然是没有此类经历的。其中的幻象场景只能用之前读到的少许加上自己的想象,然后尽量避免正面描写...  

评分

世界或许并非如你所见 夏学杰 世界,也许原本并非如我们所见。世界的本来面目,也许人类并未能认知。 《众妙之门》是阿道司·赫胥黎亲试迷幻药物、经历神秘体验的真实记录,书名源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句:“如果我们将知觉之门洗涤致净,万物便会以其无限的原貌出现在我...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大概是懷著激動想要嘗試迫切得到'知識'的心情舔完的(是因為著迷啦

评分

感觉一般。 其对宗教和文艺的看法有一定见地,但给我一种”狭隘“感。 (让我联想到朱光潜赞扬陶渊明”伟大的静默“) 不知是不是翻译的原因,个别地方有些拗口。 另:我果然还是不习惯看竖排

评分

藝術、幻藥與宗教,源於人類自身的幻象經驗中,水泥高牆般的教育知識使人類「本然」喪失,在身分中在動態中找不回人性本質。附錄天堂地獄中Huxley的文字很美,而眾妙之門則是他實驗的自身經驗,他將人分成四個部分,在麥司卡林的吸食經驗找到兩極之妙。雖然還未讀透徹但是本很有意思的書。

评分

读的是扫描的PDF 台湾版本,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一本,没有插图的。 很多看不懂,总算了解到一点东西,关于瑜伽佛教,光亮,色彩,玻璃,珠宝,等如何传送人进入另一个世界……很新奇

评分

只看了一部分,关于艾卡哈特大师“存在状态”的那段评论给了我不少启发。对麦司卡林作用的解释很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