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细说从头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李翰祥 电影 回忆录 传记 香港 传记&自传 散文&杂文&随笔 后浪
发表于2025-02-23
三十年细说从头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如果本人没有意思,怎么可能拍出那么多好玩的电影,双鱼座东北籍导演李翰祥,文字功夫真是可以。以及,这套书厚厚两大本,很多黄段子啊。
评分得书一本。
评分李翰祥导演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在今天的话应该是著名网红段子手吧。从被人骂永远不会有出息到影史留名,不仅仅是个人奋斗,更和香港这座城市历史的进程脱离不了关系。
评分李翰祥导演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在今天的话应该是著名网红段子手吧。从被人骂永远不会有出息到影史留名,不仅仅是个人奋斗,更和香港这座城市历史的进程脱离不了关系。
评分2017年已读032#三月打卡书#李翰祥导演三十年影史钩沉、影坛轶事,诸如影视圈的同舟共济、汲汲营营、风花雪月、声色犬马,兼有明争暗斗、亲友反目等种种戏码,李导皆顺手拈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我却常常读得目瞪口呆,有种现实远比电影更精彩的感叹。红氍毹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纷纷扰扰、风流聚散,不知是戏如人生,抑或人生如戏。猛料多多,八卦纷披,而李导也确实写得妙趣横生,虽有揭人隐私之嫌,但好在还算点到即止、留有余地,且惯会自黑自嘲,比之前几年出版的陈某人的某部大作,大书特书别人八卦的同时、又一副“某某对世人皆白眼相对,唯独对我青眼相加”的嘴脸,到底算是诚恳了。有些“秘辛”真伪难辨,比如石挥曾侵犯周璇一节即有人指出实属道听途说,一家一言,姑妄听之罢了。
李翰祥,1926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七)生于辽宁锦西(今葫芦岛市),后因战乱随父母迁居北平。四十年代先后就读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承徐悲鸿,主攻西画;后于上海实验戏剧学校修读戏剧电影。1948年前往香港,辗转于大中华、长城、大观、永华等影业公司,先后从事特约演员、美工、布景、配音、服装管理、编剧、副导演等工作。1956年独立执导《雪里红》后进入邵氏影业公司,以《貂蝉》《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作品引领五六十年代港台黄梅调电影潮流。1963年赴台湾组建国联影业公司,拍摄《七仙女》《西施》《冬暖》等经典电影;同时大力扶持新人导演,培养新人演员,为台湾电影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七十年代重返香港和邵氏,拍摄诸多类型电影如历史、传奇、文艺、喜剧、骗术和风月片等,其间完成《倾国倾城》《瀛台泣血》等宫闱巨作。八十年代回内地拍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等清宫题材巨制,创作踪迹横跨两岸三地。曾多次获得亚洲影展、金马奖等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奖,以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1996年12月17日,在拍摄电视剧《火烧阿房宫》时心脏病发,于北京逝世。
大导演李翰祥1948至1979两岸三地回忆录
一字未删,完整本内地首次出版!
皇牌导演 亲笔撰书 谈古说今 回味无穷
影坛八卦 缠绵悱恻 江湖侠义 生动写实
相声曲艺 民俗掌故 方言黑话 史据传说
精心炮制 扣人心弦 李氏出品 必属好书
凄凉处令人柔肠百结,轻松处让君笑口大开
...................
※编辑推荐※
纪念李翰祥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二十周年
大导演回忆录一字未删完整出版!
幽默讽刺,辛辣俏皮,包袱花样翻新
说人解事,辛酸叹惋,细究竟是荒诞
李氏巨献,八卦无边,风趣无限
------------------------------------------------------------------------------------------------
师从徐悲鸿,后转投电影界大展拳脚
开创黄梅调电影热潮,席卷港台
如痴如狂收购古籍善本、古玩珍品
首位获批在故宫实地取景、拍出海外华人追忆向往的古中国
------------------------------------------------------------------------------------------------
★ 从影心得杂感,影坛掌故见闻,老北京三教九流,无所不谈,无所不包
★ 口语鲜活,叙事生动,乱炖方言黑话洋文于一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追加收录李翰祥罕见文章、影评,增补大量首次公开的私藏照
★ 电影学者看见口述史,流亡者看见征途,影迷看见幕后,影评人看见秘史,八卦群众看段子
★ 平装版、限量典藏精装版同时推出
...................
※内容简介※
本书集结自李翰祥导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香港《东方日报》连载的同名专栏,内容涵盖其从影三十年的心得杂感,两岸三地影坛的掌故见闻,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五行八作等。全书幽默风趣,文辞生动,细节丰富,金句百出,甫一推出海外华文报纸便竞相转载,深得广大读者喜爱。此次恰逢李翰祥导演诞辰九十周年暨逝世二十周年,经过重新增补、整理,附上难得一见的家庭珍藏照,同时推出精装限量典藏版和平装版,以表纪念。
...................
※名人推荐※
身份建构的过程中,胡金铨、李翰祥的电影,电视上、书本里的知识都发挥了作用。这如同做梦一样,它们传达的东西很抽象,你未必理解每一样东西,但是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已经进入你的血液。
——李安 / 著名导演
若非李翰祥导演,我想我不太可能成为电影演员,更别说什么香港金像奖影帝与金马奖男主角了……导演为电影奉献一生,在香港、台湾、祖国大陆,培植出来的演员、技术、美术人才,甚至编导何止千百,这些人后来各有所成。
——梁家辉 / 著名演员
李翰祥是学画的,具有美工长才,从电影实务出身,演、编、导之外,也懂剪辑、音乐、镜头。
——李行 / 著名导演
李导演能编、能导、能演,美术、服装、布景、剪辑无所不能,所以能成为大导演,这是普遍获得公认的,我追随过,感受尤其深,除了感谢还是感谢,除了感谢还有敬佩。
——凌波 / 著名演员
李翰祥一生的作品汪洋恣肆,虽也有庞杂之嫌,但若以电影去闪烁千年中华文化之火花,无人能出其右。尤其是,这些作品竟多在背井离乡之地完成。
——皮埃尔·里斯安(Pierre Rissient) / 亚洲电影专家
(曾在1960年代将李翰祥作品《倩女幽魂》《杨贵妃》推荐至戛纳电影节)
李翰祥是台港影坛风云第一人。他的一生便是一篇电影风云史。
——焦雄屏 / 知名学者
李翰祥为带领电影潮流的风云人物,有才气、有魄力。
——琼瑶 / 著名作家
有的时候,我们会更愿意读这样的电影书。它们由创作者完成,带有一定的资料性、史料性、甚至文学性,提供的是与电影有关的直接感性经验。或许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很多外国电影人对于这类书籍的写作,似乎更个人化,涉及的心理和哲学层面的东西更多。而中国电影人则更倾向于白描...
评分在微信读书里看了《边城》,平台替我关联了本书。一开始实在想不通这两者是如何有关系的,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的深刻印象让我下定决心看了这本“大部头”。书刚开始看不久就可以解开我的疑问,原来李翰祥参导过《翠翠》。 李的文字活泼、充实、生命力极强。所有人物...
评分偷闲看刚买的《影海生涯》。此书原名《三十年之细说从头》,是李翰祥在报纸连载的影坛八卦回忆录,在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过,四册。1988在大陆重新编辑,由农村读物出版社(瞧瞧这地方)出版,上下册,照港版有删节。 这书够奇怪,没目录,也不分章节,只有黑体字的小标题,...
评分这两天闷头儿把李翰祥的《影海生涯》看完了,900多页儿全是老八卦。上一次这么痛快地看八卦,还是黄苗子老先生那本《世说新篇》,讲的是二流堂琐事与旧文人风月,让我在地铁里坐过站。《影海生涯》是万万不敢在地铁里读的,怕要等人来轰,我才肯抬抬屁股。 章饴和的“往事系...
评分2007年,香港电影资料馆出过一本李翰祥专刊,专刊的名字叫《风花雪月李翰祥》,“风花雪月”四个字某种程度上颇能概括李翰祥其人其影。对于李翰祥的导演定位,我觉得增刊中迈克的一文《没有季节的说书人》中“说书人”的说法最为中肯。的确,让李翰祥厕身大师的庙宇、作者的殿...
三十年细说从头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