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羅伯特.揚(Robert J. C. Young)
紐約大學英文和比較文學講座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殖民的慾望:文化、理論和種族的混雜》《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等。
譯者簡介
容新芳
專業譯者
本書作者是當今後殖民主義研究的一位大傢。本書的寫法和大多數高深的理論學術專著的寫法大不相同,淺顯、通俗易懂,內容新穎而活潑。作者不是在談抽象的理論,而是從世界局勢、個人經歷和史實評述入手,審視非殖民化的政治、社會和文化影響。他將討論置於一個廣闊的文化背景之下,所舉例子涉及土著人、無地農民、阿爾及利亞的籟樂、後殖民女權主義以及全球性的社會和生態運動。
【三大洲】 在1966年于哈瓦那召开的三大洲会议上,首次将拉丁美洲,非洲,亚洲联系在了一起。创办了一本 杂志《三大洲》,首次将后殖民理论家和实践家的写作联系在一起,如萨特,法农,格瓦拉,胡志 明,卡布拉尔等。 1967.4.16,格瓦拉《给三大洲的信》,寄自“世界的某个...
評分作為「牛津通識讀本」系列中的一本,這本書當然也不是對後殖民理論一個非常深入的解讀。但是作為通識讀物,它還是很好地還原了後殖民主義所關心的問題所在。正如作者自己在導言中所言,他採用了一種蒙太奇式的寫法,並不從頭介紹抽象的理論概念,而是從三大洲(亞洲、非洲、拉...
評分 評分初读此书,略感凌乱。随后多读几遍,恍然发现这本书的作者是从“弱者”的角度出发描绘后殖民时代的世界格局,只不过这里的弱者并不局限于某个村落或城镇,而是置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大格局之下,他们不再是缄默的个体,而是敢于通过音乐、著书、抗议等途径集体发声的群体...
評分【三大洲】 在1966年于哈瓦那召开的三大洲会议上,首次将拉丁美洲,非洲,亚洲联系在了一起。创办了一本 杂志《三大洲》,首次将后殖民理论家和实践家的写作联系在一起,如萨特,法农,格瓦拉,胡志 明,卡布拉尔等。 1967.4.16,格瓦拉《给三大洲的信》,寄自“世界的某个...
雖然是通識讀物,但觀點還是蠻有意思的(可見讀書的時候落下多少reading!) 背景音樂放瞭阿爾及利亞的籟樂,雖然是批判白人至上和白人文化話語權的後殖民主義,但作者Robert J C Young還是徹徹底底的白人呀,以緻偶爾還是能感覺得到白人角度,好在觀點有趣。以及,關於埃及女性戴麵紗的部分有些顛覆認知。
评分通俗讀物,不涉及後殖民主義理論,更多是通過敘述性的文字去描繪被殖民者眼中的世界,以及他們的反抗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的行為…
评分雖然是通識讀物,但觀點還是蠻有意思的(可見讀書的時候落下多少reading!) 背景音樂放瞭阿爾及利亞的籟樂,雖然是批判白人至上和白人文化話語權的後殖民主義,但作者Robert J C Young還是徹徹底底的白人呀,以緻偶爾還是能感覺得到白人角度,好在觀點有趣。以及,關於埃及女性戴麵紗的部分有些顛覆認知。
评分算是有個基礎的認識?
评分封麵的Introducton,真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