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田英弘,1931年生,现任东京外国语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1957年因研究《满文老档》获日本学士院奖。
神田信夫,1921—2003,曾任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退休后任明治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长、东洋文库研究员等职。1957年因研究《满文老档》获日本学士院奖。
松村润,1924年生,现任日本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1957年因研究《满文老档》获得日本学士院奖。
译者简介:
王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明清史。
描绘了14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初海陆亚洲联动的宏伟画卷
“农耕帝国”与“游牧帝国”融合,庞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诞生
三位日本学士院奖获得者联手执笔
雄壮威严的中国皇帝之皇城——紫禁城,是由蒙古人始建,并经满族人之手才得以保存至今的。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的合二为一造就了庞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哺育了汉文化与汉人的两河流域——“支那”是如何将满洲、蒙古、西藏、新疆等周边地区统一起来的?14世纪后半叶元朝的北徙与明朝的崛起,直至19世纪初清朝的盛极而衰,亚洲激荡的450年尽在本书之中。
这是我看得第一本甲骨文丛书,本来想买《天国之秋》,但是我对清朝的历史大多来源于二月河先生的小说,就买了这本“明清全史”,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 说是全史,其实就是简史,只不过里边把历史重要节点都提及了,本书的一家之言角度也很有趣。 一、中国的城市。早期中国的城...
评分 评分旁观者清,中国的历史,往往在日本、韩国人哪里才能得到认证,是因为旁观者不关心过程,只关心结果和局面。所以得到的印象和结论必然新颖与本土。 在农耕文明扩展到山海、草原是的阻力自是受限于舒适的生活所滋养的体力、忍耐。 所以文中发现游牧民族的草原百姓、林中百姓轮流...
评分本书推荐理由有三。其一,作者为日本人,完全不存在对个别朝代或人物的偏见看法,评述及分析都相对客观且以事实分析为依据,且某些分析的角度还非常新颖;其二,文句翻译流畅,阅读体验不错,不存在粗制译制著作的文句文法表述问题;其三,本书为甲骨文系列丛书,甲骨文系列丛...
评分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 紫禁城的荣光——书名的字面意思写明清这段历史,以荣光开始,以黄昏结束,记录明朝、清朝450年兴衰史。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有其独到之处,能够以宏观层面对中国历史进行研究,尤其是日本站在其在东南亚地缘政治版图的视角对中国历史进行建构,用建...
全球史视野看待中国历史在世界史上的变革,发展,演化。日本新京都学派的作品会持续关注。跨文本,多语种,重新看待元清异族政权与内亚文化发展。
评分三点印象:高度概括力,寥寥几笔,轮廓清晰;精准把握清朝的内亚性格,新清史拾其唾余,满蒙藏关系梳理尤为通透,康熙葛尔丹之战很出彩;关注个人意志受时代氛围和历史惯性之牵制,如明太祖屠戮功臣实受新官僚和诸王集团清洗红巾系的驱动,朝鲜李成桂出身辽东女真,努尔哈赤八旗不改明代卫所本色等。
评分蒙古部分值得记录
评分書名改成:《東亞視角下的明、清史》可能會更合適?從整個“支那”與周邊鄰國的互動看待這四百年的變遷是不錯的視角,對於被本國觀點局限了的人來說可以有極大的補充。只是可惜篇幅不長,所以很多都只能說個頭,當作啟蒙入門的教材綽綽有餘吧。
评分本书与众多同类书籍最大的区别就是,就是将中国观念的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内陆十三省,而是将传统汉民族的统治区域扩充到内亚视角,明清中国治理不仅仅在黄河长江流域,而是整个东北亚、蒙古草原、中亚世界,构成了今天中国的疆域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