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不敢泣的时代是什么样子,你们能想得到吗?尉天聪刻写近代台湾文坛23位作家,让我们懂得那时代知识分子寂寞及悲壮之所在。在那窒息的年代,有人燃起一把火,火便开始传递开来,于是他们在光与火与苦难中,淬炼出台湾文学的篇章,那么悲痛,却又何其温暖,照亮了一个不屈的世代。不管那些过往的日子是多么令人感到沮丧,而我们自己当年又是如何冲动、幼稚,甚至盲从,追根究底,却可从另外某些人有形或无形的所作所为中体认出,那并不只是一段空白的岁月。
尉天聪,1935年生,江苏砀山人。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十余年间,先后主持编辑《笔汇》和《文学季刊》等杂志。著有《到梵林墩去的人》《路不是一个人走得出来的》《民族与乡土》等作品。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写俞大纲、高阳、姚一苇、台静农的几篇很见风骨。
评分回忆录记叙部分可看看。
评分一星扣给不负责任的大陆出版社校对
评分下次去台北要去明星咖啡馆
评分比台版少两篇:《受業初記 王老師的國文課 》和附录的对谈刘大任。简体版编校太粗糙,繁简转化等不时出错,杨逵变杨达,张君劢变张君勋,著名变着名、手刃变手刀等33处错误,佛头着粪啊。文章忆人胜过论文,写陈映真那篇最出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