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20世纪的摇滚教父,跨时代的文化偶像。1941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希宾,20多年以后,成了60年代世界反主流文化的主将。“传奇、偶像、谜…… 这类称号或者诚心实意,或者无关痛痒,或者老生常谈,拈来用之,还算轻易。但先知、基督、救星等等头衔,就不是闹着玩的了。”鲍勃•迪伦却也确实称得起所有这些头衔,他是先知,是基督,是救星。他孕育了年轻一代的梦想、反抗和希望。他有力地呐喊对旧世界的否决。他赋予他那个时代某种自由的理念。他所塑造的新神话至今仍影响着我们。鲍勃•迪伦,既是享乐又是清醒,既是流行音乐又是哲学,既标新立异又寻根守底。是的,正是他,凭借着几首歌,创造了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像一块滚石》、《答案在风中飘荡》、《手鼓先生》、《政治世界》、《重访61号公路》等作品,不仅确立了迪伦在摇滚音乐史的教父级地位,也奠定了他作为20世纪伟大诗人的身份。
他的黃金時代,也許在六十年代起八十年代完結前,這段時候的光榮和美妙你難以在書裡找到正面的描述。他會告訴你出道前他如何在紐約的酒吧,等待演出的機會等待錄唱片的機會等待發現自己的一剎那。後然他會告訴你成名後他如何厭惡別人冠他以時代的良心如何把威士忌倒滿一頭然後...
评分把藏在cd櫃裡久違了的Bob Dylan唱片再拿出來,邊看邊聽,不知道為何Chronicles要翻譯為像一塊滾石,但Like a rolling stone真是Dylan一首感染力極強的歌曲,但以這歌為名的書,對我來說,和Like a rolling stone這歌相差很遠,頗為失望。這不是Bob Dylan的自傳,他只是選擇性回...
评分去年,美国歌星鲍勃·迪伦出版了自传《编年史》(Chronicles)(第一部)。这对美国音乐界来说算是件大事,这不仅是因为迪伦现在的地位,更主要的是,迪伦从他成名以来,一直就是个备受关注但又非常神秘的人物。一方面,他想方设法隐瞒自己的过去,另一方面,媒体对他的穷追不舍...
评分没看这本书之前,我也看了王晓峰的评论,并且很担心会否如同他所言,这是一本“意识流”读本,更是为翻译质量深深担忧。 因为搜寻英文电子版未果,最后还是买了本中文版。 事实再一次告诉我,盲从他人是可笑的。最具讽刺意味的是,Dylan在这本编年史第一卷里不遗余力做的一件事...
都几个版本了居然排版失误和错字......
评分鲍勃他不愿被定义,他总是在寻求一些真正自然,符合自己内心的东西,他不融入世界,独立于世,事物自然的向前发展,在他看来似乎是理所当然,他是我崇拜的人,是我希望成为的人,惊叹他在书中细节的描写,周围的环境的描写像是画,真实又细腻。
评分很喜欢第一百八十页,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这页是涤纶写的话真好的感觉。说爱他爸爸的部分也有趣,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写出来比较老派的感觉。坐地上一整天随便弹弹吉他,累了就抱着吉他睡着,迷迷糊糊接着哼哼自己的调子,Jambalaya也唱,Tempest也唱。涤纶相关看了三四本儿,录音室专辑也都挨着听多少次了,咋还感觉这是个没办法了解的臭大爷hh。不过生命这玩意本来就没法了解,涤纶到底是有蓬勃的生命感的。爱他。
评分很喜欢第一百八十页,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这页是涤纶写的话真好的感觉。说爱他爸爸的部分也有趣,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写出来比较老派的感觉。坐地上一整天随便弹弹吉他,累了就抱着吉他睡着,迷迷糊糊接着哼哼自己的调子,Jambalaya也唱,Tempest也唱。涤纶相关看了三四本儿,录音室专辑也都挨着听多少次了,咋还感觉这是个没办法了解的臭大爷hh。不过生命这玩意本来就没法了解,涤纶到底是有蓬勃的生命感的。爱他。
评分都几个版本了居然排版失误和错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