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译者吴飞,男,1973年出生于河北肃宁,199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硕士、200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自杀问题、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尤其是奥古斯丁)、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礼学、清代思想史等。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作者:[古希腊] 柏拉图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吴飞
出版时间:2017-1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090191
丛书系列: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柏拉图注疏集
图书标签:
  • 哲学 
  • 苏格拉底 
  • 柏拉图 
  • 政治哲学 
  • 苏格拉底的申辩 
  • 柏拉圖 
  • 古希腊 
  • 古希臘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公元前399年,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传讯,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苏格拉底在由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要归功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本书包含三个部分内容,一个是北京大学吴飞教授据希腊文翻译的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并作了很多注释,对理解文本很有帮助;第二部分是吴飞教授为这个中文译本写的导言,对这个古代经典文本的背景知识,给读者一个较为总体的概念;第三部分是吴飞教授从自己的角度,对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解读和思考,特别是对《苏格拉底的申辩》中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第三部分尤其重要,是中国学者自觉地用西方古典思想来理解现实处境、逐渐回归中国自身的问题的一个尝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苏格拉底说:“未经过省思的生活不值得一过。”不知道他老人家为何把对生活的省思看得如此重要,也不知到底何谓对生活的省思。显然,任何人,只要有点经历,当他回首往事时,都难免生出时过境迁的感慨。那么,这样的感慨是否也算是对生活的省思呢? 如果苏格拉底没有搬起石头...  

评分

评分

苏格拉底这淌水很深。罗素曾感慨,“对有许多人,可以肯定说我们知道得很少;对另有许多人,可以肯定说我们知道得很多;但是对于苏格拉底,就无从肯定我们知道得究竟是很少还是很多了。”苏格拉底大半辈子在雅典街头同人聊天,却没在历史上留下只言片语。两名弟子为其写下的大...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在生日这天三刷了《申辩篇》,还是挺有意义的! “勿要关心'自己的',要去关心自己;勿要关心'城邦的',要去关心城邦自身。” 陪审团自以为用死亡威胁了苏格拉底,是扼住了苏格拉底的利害,实则这是错把无知当有知。 吴飞老师引用的各家注解很值得一看,最后吴飞老师的译疏更为综合却稍显逊色。

评分

译注很好,解读部分弱化了“理念”之于苏格拉底的超越意义,这和吴飞自己的伦理学研究有关系,然而便与“神圣使命”的说法产生矛盾。哲人依附于城邦,城邦必然处于某种程度的不义当中,所以哲人为了美好生活必须对民众施以不同于城邦给予的教育,教育也是政治的一部分,那么哲学与城邦的冲突不可避免。我认为苏格拉底处于存在飞跃的关键时刻,还没有完成,神人间的居间意识的唤醒还有赖于教育这个跳板,“无知之知”正是认识他人以认识自己的积极活动的过程。应该和《书简七》乃至基督教好好对比一下。

评分

对照着王太庆的译文看的。注疏集的好处在于集诸家阐释文字,能让人在细节处留意、于无疑处见疑,好像看白文小说与评点本的差别。 为苏格拉底爱智的执著与谦卑的说理(「无知之知」)感动,这使得申辩辞读来有崇高之感。然而,赤裸裸的智慧与真理毕竟是令人难以直面、甚至是令人忌恨的;因此,在「一个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得人过的生活」信念下,苏格拉底这只时时提醒雅典人的牛虻,从容走向了死亡。

评分

苏格拉底活了自己的人生,哲学的人生和普通人的人生是不同的,生命本身也是他哲学的一部分,而不是反过来

评分

至今仍然很难认真对待吴飞初中生式样的灌输笔触,但或许也因此很适合成为哲学导读类书籍,同时也还是一个很好申辩篇的学术底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