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秦汉史 顾颉刚 历史 经学史 中国历史 秦汉 古史辨 传记
发表于2025-02-22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其实,从国图借阅的版本不是这个,灰色暗纹的硬壳封皮,没有图案,尺寸也比普通的书籍小些,与大家小书的系列甚是契合,颇为喜欢。很多时候,作为一个颜值控,书的观感于我也是很重要滴。文字上颇为亲民浅白,仿若一位长衫的先生娓娓道来,谈笑间将吾辈旧识击得灰飞烟灭,比如老子是战国中期人士,道德经却是战国末期之书;刘歆和王莽的惺惺惜惺惺,却腾起了两千年的汉学伪经;原来康有为并非只是戊戌时的逃兵,他的著作对先生之学大有裨益。说起来,先生讲课在前,而我为后学,却依然被旧识所惑,不禁汗颜,更觉尽信书不如无书。——国图
评分不了解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也就不能真正读懂这两个朝代。大家之作,详之又详,细之又细。搞研究不厌其烦,读来多少缺些耐性,学术性很足,趣味性稍差。
评分那个年代的学者真命苦,三十年代写成的书,在五十年代中期出版的时候,还要在序言里说自己没有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问题…
评分很精彩啊,尤其在黄老之说和谶纬这两部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顾解析古人如何造假,造假无非为了干禄,儒生最后方士化,然后掺水学术,为统治者服务。
评分王莽出于政治需要对上古史的重构:一切的核心是新莽为土德黄帝子,汉为火德炎帝子。东汉和曹魏的改制是在王莽重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过对于老子与宋钘的先后问题、曹魏的正朔服色问题还是要参考其他研究。
顾颉刚 (1893-1980.12.25),历史学家。江苏吴县人。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助教。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诚明文学院等校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院士,《文史》杂志社总编辑,大中国图书局编辑所长兼总经理。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建国后,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应毛主席、周总理之请,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别》和《二十四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
先生顾颉刚翻古史之陈迹,拨既乱之经纬,始于所疑也。乐天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方及其为安汉公,战战兢兢,如临如履。行摄政之事,慕周公之德,为天下所共推。而后造谶,妄拟天心,自谓得人,所以取败。又因五德,据三统,一黑白,混经史。弊虽不显于...
评分这本书是修中国哲学史时,讲到“两汉”一节,老师列出选读书目之一。 其推荐理由是:深入浅出、简单易读。 今天看罢,觉得虽可算得深入浅出,但未必简单易读。 整书的叙事线清晰、故事性强,但涉及到经文的古今文问题 和 五德、三统说的体系时,虽不算晦涩,但我还是觉得语言无...
评分现在,如有人拿了许多经书堆在我们的面前,问有什么用处,那么,我们可以干脆答道:用处不大。因为《诗经》里的诗已不能唱了;《易经》里的占卜是我们不信的,《礼经》和《礼记》中许多琐碎的礼节,看着也头痛,《春秋》中的褒贬予夺,完全为了维持统治阶级的尊严,决不是现代...
评分难得在图书馆偶遇顾先生的作品,此前孤陋寡闻未曾听闻,更无缘拜读。今日一见,茅塞顿开。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中古历史的意识形态问题。自春秋战国以降,儒生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需求,不断变换自身政治主张,以求为进阶之路,最终与方士合流,通过伪...
评分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