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叙述从戈尔巴乔夫掌权始至苏联解体终,对这段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了浓墨淡彩的描写,其主旨在于让人明了,当苏联的政治体系将一个尚未做好掌舵准备的人推到风口浪尖时,苏联这艘被政治及经济风浪冲击得千疮百孔的大船最终触礁便是不可避免的了。2016年是苏联解体25周年,本书对我们更真实地了解那段历史,更有效地汲取苏联解体教训,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和启发意义。
罗伊·麦德维杰夫(Рой Медведев),男,生于1925年11月4日,格鲁吉亚梯比里斯城人,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俄罗斯劳动人民社会党主席之一。在长达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撰写了大量作品,一共出版40多本书,内容涉及政治、历史、教育、社会、文学、哲学等众多领域,其中很多被译成英、法、意、日、汉、西等24种外国文字。其作品很早就被译成汉语在中国出版发行,很受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的欢迎。
王晓玉,译有《苏联的最后一年(增订再版)》、《苏联的最后一年(典藏版)》。
姚强,译有《苏联的最后一年(增订再版)》、《苏联的最后一年(典藏版)》等
《苏联的最后一年》,(俄)麦德维杰夫著,王晓玉、姚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第3版。相当简洁客观逻辑清晰。大国兴衰循环,如人、如家、如一切组织,概莫能外,有时真不能强求。只是苏联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太迅速了些。记忆深刻的是,全过程中死了六个人,...
评分苏共不是被俄罗斯人民所推翻的,俄罗斯人民没有动机,更没有 能力去推翻苏共,何况如果是个能干,富有才智得民族,同时又被世界所包容和具有善意 对待得民族,那么他们去推翻苏联计划经济得那种养懒人得大锅饭体制,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摆脱贫困可以理解啊,那么俄罗斯这种...
评分大学时候就读过这本《苏联的最后一年》,现在结合当下两会召开和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种种新的气象重读一遍,有了更深的感悟。首先是读起来更快了哈哈,前后用了二十天左右看完。这本书有些章节很写实,所以读起来非常流畅,一目十行也可知大体意思。我认为这本书的亮点集中在后...
评分 评分苏共不是被俄罗斯人民所推翻的,俄罗斯人民没有动机,更没有 能力去推翻苏共,何况如果是个能干,富有才智得民族,同时又被世界所包容和具有善意 对待得民族,那么他们去推翻苏联计划经济得那种养懒人得大锅饭体制,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摆脱贫困可以理解啊,那么俄罗斯这种...
103(18)苏联的改革早在五六十年代就该启动,但腐朽的官僚体制平稳的压制了整个社会的改革二十多年,当戈氏上台时,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但整个体制内的干部队伍却已不堪使用,而此时社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掌权者恰恰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妄图用公开化来压制改革反对势力,却只讨好了知识分子,最后又在自己迷茫的方向中被唾弃。相对于中国的续一秒,苏联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戈氏并不具有一个改革政治家的能力,他只是官僚体系中平稳晋升到顶端的平庸官僚,个性魅力不足以驾驭复杂的局势,他开启的迷之改革即没有稳固基本盘的前提,也无法做到统合各方力量,只能在混乱的局面下自我消解,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短视之下,苏联的解体成为必然。我最不解的是这本书会被禁,这本书简直就是邓公特色社会主义的顶礼膜拜。
评分围绕戈尔巴乔夫的历史传记,展现了一个苏联版的反《纸牌屋》故事,戈尔巴乔夫看起宏图伟业,然后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评分我了个去,用纸不当,47万字的书厚度赶上了牛津字典,拿着好累…… 万圣靠谱,此书恐是悬花一现,稀饭的抓紧。
评分终于等到相对的“全本”,趁过年看完,不知道有生之年是否能看到那几本没阉割版的书到来~
评分小平同志真伟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