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不会消失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纪实 非虚构 袁凌 中国 新闻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 社会
发表于2025-03-30
青苔不会消失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新京报》当年的同仁前辈袁凌的新闻特稿集,真实记录了在这个高歌猛进的时代里,为主流话语所遮蔽和漠视的边缘阶层的卑微生活。袁凌的文字表面上客观、冷静,但文字背后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与敬畏,以及对于体制弊病和社会失衡状态的批判与愤怒,完全可想而知。字里行间,深得春秋笔法之精髓。即便只是他为弱者发声的这一举动本身,也足够赢得敬重。关于海子的那篇特稿,虽然跟其他文章的主题和气质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却写尽知识分子、文化变迁与那个特定时代之间的纠结,是我读到的关于八十年代的最好文本。虽然跟袁已经十多年没有联系,仍然以这条短评,隔空向他致敬。
评分好奇的是,目睹了这么多惨状,也意识到体制几乎没有变动之后,作者为何还能相信文字的力量?为何还想要赞美中国人的韧性?大概乐观真的是一种天赋,不是后天能够习得的。
评分真的不喜欢纪实文学用那么文艺的,书面的,华丽的词藻来堆砌。人间事只是发生,实在不必赋予那么多作者的感情,好像读者再有其他的感想都是多余。(没看完)
评分非常好的作者、内容、文字!书,却劣迹斑斑。透出那么一股属于这个时代的荒诞可怜。说服自己忘记唯有零容忍,才能零发生的沉默者。只见小环境像“大张旗鼓的文化、信仰和时代变革”的大环境一样,泥沙具下,带着尿骚味。而那些黑黢黢不光彩的,总归是会被拎到阳光下,晒一晒、接受鞭笞与挞伐,它们最终的命运仍将是被吞噬,以及死亡。因为“江是以前的江,水不是从前的水了”。
评分好奇的是,目睹了这么多惨状,也意识到体制几乎没有变动之后,作者为何还能相信文字的力量?为何还想要赞美中国人的韧性?大概乐观真的是一种天赋,不是后天能够习得的。
袁凌,1973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著名作家、媒体人,曾发表有影响力的调查和特稿报道多篇,曾获得腾讯书院文学奖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归园雅集2014年度散文奖等。作品《走出马三家》和《守夜人高华》获得2012、2013腾讯年度特稿和调查报道奖,暨南方传媒研究两 届年度致敬。已出版《青苔不会消失》《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从出生地开始》《我们的命是这么土》《在唐诗中穿行》等书。
本书精选了袁凌十多年来记者生涯中最为杰出的非虚构作品,叙述了十二个惊心动魄的灵魂故事,写出了一百位中国社会底层的人物故事。分为“卑微者”、“出生地”、“生死课”三个部分。其中,侧重于写底层人物对磨难与困境的挣扎,还有新旧一代关于故土的矛盾与争夺。更从无数个跌宕起伏的命运 回声中,为我们呈现了一片震撼的精神与生存景观。本书中的多篇文章曾经在互联网引起轰动,但碍于版面,这些文章都未曾以全貌呈现,本书是这批精彩作品第一次以全貌形式呈现给读者。
只看了一小段就已经沉浸在里面,知道不是虚构的故事,脑海中便浮现出几个主人公对生存下去表现出的无奈、心力交瘁的神情心里的难受不言而喻。当他人为了寻找活下去的路挣扎在生死边缘时,而生活在霓虹灯下纸醉金迷的我仅为了满足自我的欲望与家人大大出手的时候,那时的我到底...
评分青苔不会消失:坚忍地重建生活 ——编辑手记 2016年春,在一本黄色封面的小说集上,第一次见到“袁凌”这个名字。当时是天气不算太冷的上海某日,我夹着那本小说从中山北路坐到真北路。地铁到站了,随着人流走下来,走到出口,一阵冷风袭来,下意识看了一眼翻开的书,上面写着...
评分青苔,往往是一片森林中渺小和卑微的存在。它们不同于灌木,即使被大树遮住了阳光和雨露,却也有遗漏的余荫。而青苔却是毫无多余的水分和气息,甚至常常“消失”在我们的认知里。只是它们自己依旧会在黑暗的角落中坚强的活着,显示自己面对命运的不屈。 从在煤矿里被炸成残疾的...
评分观察贫困,只有局外人的视角显然是不够的。农村生活中的诸多细节都会被我们忽略。小猪崽的生长状况、生火做饭时一老一少吃力的窘态、“能摸出水”的潮湿被褥,这些细节,作者一一看在眼里。而对于没有过农村经历的人来说,家猪长到三周大,应该是啥模样,自己都并不清楚,更别...
评分一 小时候,外婆是院子里最沉默的人。 外公端着随时会教训人的烟杆,穿对襟大褂的身影笼罩了整个院子。外婆却是搁在角落里的一把干柴,没有多余的水分和气息。声音也消失了。在人前,她是穿过屋顶下光线的一粒灰尘,是外公烟锅里揉碎的烟叶,只有消逝的一丝苦味。她活在世上的...
青苔不会消失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