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策兰(Paul Celan,1920-1970),二战以来影响zui大的德语诗人。1952年,其成名作《死亡赋格曲》震撼德国,1960年获德国zui高文学奖——毕希纳奖。作品备受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阿多诺、哈贝马斯等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推重。1970年4月的一个深夜在巴黎投水自尽。
译者:孟明,著有诗集《大记忆书》。另译有梵乐希(Paul Valery)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La jeune Parque)、圣-琼·佩斯(Saint-John Perse)长诗《流亡》(Exil)、海德格尔论荷尔德林的论文《回忆》(Andenken)、弗朗索瓦·傅勒(Francois Furet)史学著作《思考法国大革命》(Penser la Revolution francaise)、《保罗·策兰诗选》等。出版个人诗集《细色》。
《保罗·策兰诗全集(第八卷:暗蚀)》系诗人在巴黎圣安娜精神病院治疗期间完成的诗集。作品交织着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希伯来的预言传统,揭示了神的缺席、文明的失效以及黑暗的内心之网。精神治疗的痛苦中形成的诗作,貌似新奇、古怪、远古的词语,零乱的语法、省略、再无人能训诂的用典,背后却有着阅读思考莎士比亚、卡夫卡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书籍的影子与话语,这种自我探究与对精确专业知识的狂热融合,使得这些诗作探测到人性那深不可测的底蕴。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荒凉,织进了我们四周的白昼。独往独来,一次,又一次,呼啸着,从那些传令塔上掠过,一只巨大白鸟的右翅飞了进来。 一个声部,半明半暗,人的一生,就为瞬间的永恒而固定下来。 言语之间,我摸到了自己皮下的光明老茧——我就在你深处,战斗的忧伤。 暗蚀了那钥匙的权力,獠牙统治者,从白垩的痕迹而来,对抗人世的分秒。 跟着我们这些颠沛流离,但照样云游的人:惟一未受伤害,不能褫夺的,是暴动的忧伤。 或者是它来了,那枝土耳其丁香大摇大摆,一路打探来,不独是花香。 别把你写进世界之间,站起来对抗五光十色的含义,相信泪痕并学会生活。 具有世族风采的人,所有的,不可驯服的木头。
评分这是我看得最难懂的一部诗集。可能诗歌还是要看原文,可惜我看不懂德文。虽然它提供了原诗文,而且附加了比诗歌多得多的解释,研究。
评分从死亡嘴里争夺的诗,策兰真的太厉害了
评分疯后,连诗都干净了。
评分这么好的诗,那么费脑还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