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老之梳理,宏阔微细,书法体系焕然。异议之处,已不足言。博雅之妙思,与中肯之判见更是琳琅逸出。虽透解道家天然书风,倡扬儒道并举,但仍以颜字为上。尚筋力亦崇气节。却也不惜为董其昌一辩二辩。非难孙过庭,剖析包世臣,下笔甚是冷峻,有康有为文风。全书酣畅。赞。2013....
评分祖先用文字给世界以秩序、以法则、以意义的奋斗。这是一种存在的肯定,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书法具有一种超纯美的魔力,具有煽动性,振聋发聩的鞭策作用,是一种曲折隐晦的呼号。
评分推荐这本书。 作者不仅有深厚的哲学与美学功底,同时长于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将中国书法及其理论归纳概括为喻物、纯造型、唯情、伦理、天然、禅意六派。不仅书法家都可归纳为其中某派,而且书法品评作品,亦可看作以其中某派为基本立场和审美取向。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结合,别...
评分祖先用文字给世界以秩序、以法则、以意义的奋斗。这是一种存在的肯定,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书法具有一种超纯美的魔力,具有煽动性,振聋发聩的鞭策作用,是一种曲折隐晦的呼号。
评分孙过庭《书谱序》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此段在书法界大有名,尤其末八字常为人引用。但我们对孙过庭其人思想的了解大概不如对他那句话一样熟悉,在作者熊秉明先生看来...
熊秉明先生于书论、画论、诗论,乃至诸子、佛学、理学、朴学无不熟稔,勾连辗转,可谓旧学深湛。其所论六派,乃是从哲学的眼光分析而得,非由历史的顺序排列而成。所谓喻物、造型、缘情、伦理、天然五派,后者乃前者之反动,而禅意一派则为文字、书法之大反动,且六派纵横变幻,错综影响。如此分类并非勉强为之,对于体贴古人大有助益。譬如书中以为董香光实有别于赵松雪、文衡山,即为灼见,非深知古人书法之哲学底蕴而不能。
评分太好看了,逻辑清晰,又像有趣的故事一样吸引人。
评分读了本书以后,对中国书法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于自己书法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按照熊秉明老师历史逻辑的划分,中国书法可以分为喻物派,纯造型的美,缘情派,伦理派,天然派,佛教六大类。
评分真是一本美妙又充满前瞻性的书,写于40年前的书,现在看都觉得先进。
评分熊先生的书给我这样的外行人看是极好的,数千年书法背后种种理论,都有了提纲挈领式的点拨,虽不钻研书法,但至少再面对书法理论不至于茫然了。另外一说,美术出版社这本书的排版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