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玛丽安·库茨,艺术家,作家。她的作品在英国及世界各地均有展出,包括华沙佛科赛尔画廊、伦敦约克郡雕塑公园以及威尔克姆收藏中心,曾获得剑桥泰特利物浦艺术馆奖学金。库茨是拉伯克诗选集《英文图形》的编辑,同时也是格尔德史密斯学院的艺术讲师。
本书是玛丽安出版的第一本书,她用女性细腻的文笔记述了丈夫从患病到过世两年多时间里的经历和思想变化,极具情感共鸣,其间不乏对生命与死亡的叩问,让人落泪的同时更启发读者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方式,在英国一经推出即名列各大图书畅销榜,并荣获多项大奖,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一致赞誉。
每一个被怀念的生命,都从未离开过。
这是一本从妻子的角度记述绝症病人最后时光的情感类佳作。2008年,《独立报》首席艺术评论员汤姆·卢布兰其被诊断为脑肿瘤,他的妻子玛丽安·库茨记录了他从确诊到病逝的两年时光。
玛丽安以动人心弦的文字记述了这段令她倍感煎熬的经历。其间,他们的儿子艾弗正在学习说话,而汤姆的语言能力却在逐渐丧失。面对生死别离,玛丽恩和汤姆选择用爱共渡难关,用勇气和坚强面对人生中一个个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关于生与死,爱与恨,红尘中的男男女女无不要经历,也是古今中外无数文艺作品描摹的主题,似乎可以这样说, 每一本书里,都少不了爱情故事,每一本书里,也都少不了死亡事件。那么,难道凡事有这一类主题的书都是千篇一律的吗? 不,绝不是。 如果我们都是热爱生活...
评分“练习”和“告别”似乎是两个背道而驰的词语, 因为告别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我们不知道哪一次的挥手再见就成了再也不见,哪一天的谈笑风生后来竟成了生离死别。 最近看到《练习告别》,就被此书书名吸引,如果早知不久后亲人就要与我们永别,相伴的最后时光对我们来说到...
评分 评分“人,终有一死。” “死亡是人类逃脱不了的宿命。” “我们在出生这一刻上车,但都会在死亡那一刻下车。” …… 类似这样的话,我们听过很多。 我们都承认“死亡”的存在,却又不愿意面对,甚至在生活中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来阻止我们说出它、想起它,比如“4”,比如“13”。 ...
评分我本就是个极度感性的人,看不得关于感情流逝、亲人离散这样的文学作品,因而读英国作家玛丽安·库茨的纪实类小说《练习告别》,始终流着泪,哭泣着读完,实在是令人动容。 这是一本从妻子的角度记述绝症病人最后时光的情感类佳作。2008年,《独立报》首席艺术评论员汤姆·卢布...
一个人的不幸对于其他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谈资或悲悯,不过都是些无关痛痒的东西。除了直系亲属,与其他人最多也只有经济上的连接,感情共同体很难达成,因为我们都无法体会那种痛楚,即便我们已是很亲近的人。
评分这书蛮好看的 尤其是我看第二遍的时候 真情实意 选择了比较理性的方式 不渲染悲伤 这样才让人真正的感动啊
评分很喜欢的作品
评分荣获19项英美文学奖、经验文坛的处女作,横扫2016年度主流媒体的最佳非虚构文学奖。
评分2017 No.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