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孙周兴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学报》(文科版)主编,2012年度“长江学者”。
尼采在本书中秉承瓦格纳“通过艺术重建神话”的理想,构造了一个文化哲学理想,撇开以早期希腊神话和英雄传说为内容的艺术文化,批判后起的科学-理论文化(发端于苏格拉底的科学乐观主义传统),而推崇具有形而上学性的悲剧艺术。为了解说希腊悲剧艺术的高妙,尼采动用了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两个神话形象,认为“阿波罗元素”与“狄奥尼索斯元素”之二元性交合,正是伟大的希腊悲剧的诞生。就此而言,《悲剧的诞生》首先是一本文化哲学著作,然后是一本美学或艺术哲学著作。正是通过尼采的《悲剧的诞生》,酒神狄奥尼索斯成了欧洲文化名神,阿波罗-狄奥尼索斯关系成了现代美学的基本关系。
国家不幸诗家幸 ——尼采:精彩的生活还是精彩的诗 我们常听说诗人自杀,却很少听说戏剧家自杀。这篇文章打算就戏剧家自杀的问题谈一谈。或许有过不少戏剧家自杀,但我不得而知,而映入我们眼帘的总是屈原、马雅可夫斯基、海子这些人,这些人也总被冠以诗人的名号。有人可以用...
评分导言: 尼采《悲剧的诞生》是一部颇具争议性的著作,人们对其进行了多方的解读,或说其实古典学著作,或说其是美学著作,或说其是形而上学著作,具有如此众多的阐释角度,这显然是一部奇书。虽然从字数来说,《悲剧的诞生》是一部小书,但是从它涵盖的范围和哲学意义来说,这又...
评分首先说明一下,这篇不是读后感,充其量是读书笔记。近来越发觉得自己的记忆力衰退厉害(还年轻啊,咋整- -……),所以很有必要对自己的阅读作些札记,不然以后除了书名外,其余没准都忘个一干二净。而豆瓣的短评有万恶的字数限制,没辙,唯有以书评形式来记录吧。 接着说明的...
评分宇宙和人类生命,像叔本华说分析的,含有意志(will)与意象(idea)两个要素。有意志即有需求有情感,需求与情感即为一切痛苦悲哀之源。人永远不能由自我与其所带的意志中拔出,所以生命永远是一种痛苦。生命痛苦的救星即为意象。意象是意志的外射或对象化。有意象则人取得超然...
评分【按语:《悲剧的诞生(1872)》是尼采最早的作品,基本上是在叔本华的意志论框架内考察了艺术尤其是悲剧艺术:作为本原的意志,音乐在艺术中的优先性等都是叔本华的论题;不同之处在于:当叔本华觉得禁欲主义才是人生出路的时候,Nietzsche则认为艺术是生存的最高阶段。纵使如...
脱离开美学的框架来看,尼采哪里是在讲悲剧,分明是在试图以所谓“狄奥尼索斯精神”去承受痛苦的人生。
评分悲剧在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之相互抗衡和相互提升中的诞生—悲剧在苏格拉底科学主义下的毁灭—悲剧在巴赫、贝多芬、瓦格纳以及康德、叔本华之新公式中的再生。对尼采而言,唯一存在的仅仅是作为意志的世界,其他则是为缓解真相之苦而产生的不同层次的谎言(科学、以日神为代表的艺术文化/假象、从酒神的音乐精神中迸发的悲剧文化…)
评分只有混沌模糊的一点感想 不提也罢 这姐妹果然是我无法一次性get的人 反理性是出乎我意料的 赞美神话也是4.16 我们“欣赏“悲剧 因为在 英雄消亡中 感到快感 不是因为 “道德”“牺牲”让我们感动 而是因为 英雄的命运本身只是杜撰的 挡在死亡和我们之间的 构建(早上回去晒衣服这么回忆着 从米勒的角度来说 一个作品的价值在于让你迷失的程度 现代文明真的是被苏格拉底-康德正经“荼毒”的4.18
评分哎,年轻真好!!!!!!!!!表达清晰,充满激情,自然也有幼稚的部分。其中提出的形而上学理论放在当下仍非常具有意义以及实用性。这版编入了尼采本人在16年后回顾这本处女作时自我审视的文章作为前言(?),更有趣了。
评分合上书就只记得梦与醉,还有说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不可取。 挺好奇尼采聋了还能对音乐扯这么多吗。 我对希腊了解的太浅,太少,看这本云里雾里。 用艺术家的透镜看科学我真的搞不懂。薛定谔方程我怎么都没办法用艺术的角度看… 不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