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笔记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中关村 纪实 科技 非虚构 纪事 IT 宁肯 社会
发表于2025-04-01
中关村笔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读完第一章后以为自己买错书了…看下去才意识到冯康的厉害,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吴甘沙也厉害。对联想显然评价过高,但对柳传志个人能力、个人魅力、个人铁腕的描述非常重要,揭示了文学性的一角——然而也就是这种文学性,王选的文学性,王江民的文学性,让人在汹涌澎湃的激情叙述里时常跳戏。不过,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同样也是文学的魅力:选材的魅力,真情实感的魅力。很丰盈的一部书
评分跟凌志军的中国新革命比起来,实在是偷工减料的一本书
评分读过这本书,有助于理解什么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冯康作为这部书的起点,就是从计算数学到计算机,找到了中国IT产业发展的源头。。。
评分写一本科学通俗演义是有意义的,以中关村为切入点,记录中国科技腾飞并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从中窥见教育和行政体制弊病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在选题上是有眼光的。 但是碍于作者文人的身份,其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不足以让他明白现代科技背后的基础知识框架与具体应用方式,然后用合适的通俗语言表达出来。缺乏知识背景的介绍,却对学科细节着墨过多,书中大量的科技介绍都是文献式的知识硬块,与专业概论相差无几,反而影响了科普。
评分蛮有史料价值,但读起来还是跟吴晓波有差距。商业本身的思考弱于对人性、环境的分析。
宁肯,1959年生于北京,北京作协签约作家,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得者。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诗歌作品,1984-1986在西藏生活工作,有关西藏的系列散文使其成为“新散文”创作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蒙面之城》2000年获“全球中文网络最佳小说奖”,2001年获“《当代》文学接力赛”总冠军,2002年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现为《十月》杂志副主编。
中关村是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个“”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也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关村已经聚集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中关村是北京的标志,也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标志,书写中关村对北京意义非凡。
本作品为非虚构文学写作,文学的规律便是在历史中发现人、表现人、阐释人,没有一代人的崛起不可能有大国崛起。
宁肯被圈内人称为桀骜不驯的小说家,头一次写非虚构作品就选择触碰中关村。《中关村笔记》近日已面世,当面对本报记者专访时,宁肯谈起中关村仍很兴奋。他说,整个中关村这段历史都是神奇的,刺激自己睁开另一双眼睛,“我要去发现神奇,发现它背后的秘密,发现其内在的隐秘的...
评分断断续续在园区的书店里读完。让我对中关村早期的代表性人物事件有更多了解,特别是冯康,虽然我看来他与中关村联系并不大。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王选,程维的故事。他们性格,经历,成就都不同。但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让我的血液里迸发出某种激情。客观来说我还是觉得中关村无法和硅...
评分这本书是超乎想象的。我原以为它会只描写那些当红的科技企业。结果我读到了以冯康院士为代表的中关村科学家的事迹,乍一看与中关村的企业没什么联系,但科技企业如果失去了科学研究的基础,就成为了空中楼阁。这本书其实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讲冯康院士等科学家的事迹,第...
评分 评分第一次看宁肯书,差不点错过了,没想到居然有点感动!!!!! 中关村的发展居然可以追溯到那么远,还真的没想到呀~但成功的每一步都要靠坚实的脚步,一步一步走下来的~ 中关村的发展更像是一个国家的缩影,这些年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飞速发展!倒退五年,我肯定不敢...
中关村笔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