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巴尔之书

赫拉巴尔之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斯特哈兹·彼得(Esterházy Péter,1950-2016 ),当代匈牙利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被称为“匈牙利的乔伊斯”,获奖无数,如德国书业和平奖、匈牙利马洛伊·山多尔奖,以及匈牙利共和国最高荣誉——科苏特奖章,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艾斯特哈兹是欧洲最古老显赫的贵族姓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彼得降生在这个大家族刚刚沦为平民的时候,但对于小说家来讲却是“最理想的时候”。他大学学习数学,曾是足球健将。1976年开始写作,已著书近30种,被译成20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天堂的和谐》《修订版本》《心脏助动词》《匈牙利色情小读物》《赫拉巴尔之书》《一个女人》等。

2016年7月14日,艾斯特哈兹·彼得在布达佩斯因胰腺癌去世。

出版者: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匈牙利] 艾斯特哈兹·彼得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258
译者:余泽民
出版时间:2017-8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45184
丛书系列:艾斯特哈兹·彼得作品
图书标签:
  • 匈牙利 
  • 小说 
  • 艾斯特哈兹·彼得 
  • 外国文学 
  • 世纪文景 
  • 欧洲文学 
  • Esterhazy_Peter 
  • 长篇小说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最具原创性最有趣的后现代文学作品

献给捷克文学大师赫拉巴尔的致敬之作

两名天使开着汽车走街串巷,他们奉上帝之命来到人间,刺耳的鸣笛声惊吓了周围的居民——其实他们只为一个叫安娜的女人而来。

安娜的丈夫是一位作家,正在写作一部关于捷克文学大师赫拉巴尔的书。他深陷瓶颈,无暇他顾,甚至不知道妻子怀孕了,而且有意放弃这个孩子。安娜是一个美丽的女人,爱好布鲁斯音乐。她爱上了赫拉巴尔——在心灵层面上。她把自己的思考、苦闷、幻想和柔情在内心向赫拉巴尔一一倾诉。她的倾诉宁静、深沉、强大。上帝被打动了。

为了安抚安娜,上帝决定向查理·派克学习吹萨克斯。

上帝能成功吗?

艾斯特哈兹·彼得是我们时代最有趣、最具原创性的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艾斯特哈兹的作品十分跳跃,而且旁征博引,善用俚语……,他的语言极为生动活泼,犹如电流一般。——约翰·厄普代克

凭借艾斯特哈兹·彼得的小说,匈牙利文学终于成熟并拥有了自己的大师。——纳道什·彼得

艾斯特哈兹·彼得用一部异想天开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说向著名的捷克作家赫拉巴尔致敬,这部小说将极为严肃的思考融入在华丽的文体和富于才智的激情。——《科克斯书评》

他的世界是语词的烟火,其故事往往就是语言本身,他作为一个文体家更甚于作为一个故事叙述者,他的小说通过在不同的视角和语气之间不断切换来推进,而不是通过情节,他精于用典和戏谑,……堪称匈牙利的文学先锋。——《泰晤士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封面的设计吸引我把它带回家的。 书名也很别致。 内容完全不像小说,更像是一堆呓语揉杂成的集子。 思想在抽象的跳跃,(不过我觉得还没我跳的过分) 这书要花很多遍才能看出些端倪。 不过按照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节奏来评价,这本书很失败。

评分

上帝为了一位叫安娜的女人,为了她祈祷中的惊愕,也许这个惊愕是因为死亡,上帝作出了决定,他要去学会吹萨克斯。然后,他可以用悠扬的布鲁斯音乐的旋律让这女人高兴,当然他不是去替神父们工作,去祝福这个女人。这是匈牙利作家艾斯特哈兹•彼得在《赫拉巴尔之书》中设计...  

评分

上帝为了一位叫安娜的女人,为了她祈祷中的惊愕,也许这个惊愕是因为死亡,上帝作出了决定,他要去学会吹萨克斯。然后,他可以用悠扬的布鲁斯音乐的旋律让这女人高兴,当然他不是去替神父们工作,去祝福这个女人。这是匈牙利作家艾斯特哈兹•彼得在《赫拉巴尔之书》中设计...  

评分

上帝为了一位叫安娜的女人,为了她祈祷中的惊愕,也许这个惊愕是因为死亡,上帝作出了决定,他要去学会吹萨克斯。然后,他可以用悠扬的布鲁斯音乐的旋律让这女人高兴,当然他不是去替神父们工作,去祝福这个女人。这是匈牙利作家艾斯特哈兹•彼得在《赫拉巴尔之书》中设计...  

评分

导读/彼得的布里洛盒子 某种程度讲,匈牙利作家艾斯特哈兹•彼得的《赫拉巴尔之书》也就是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是已逝的美国艺术家,上世纪80年代来过中国,对...  

用户评价

评分

写于1988-1989。整体印象,写作就像一出游戏。构思奇诡,上帝、天使、作家、妻子及未直接现身的赫拉巴尔,在奇怪的情节之中,不断地拆解推翻常识和期待,引用大量作家及其语言,扩展文字容量,既有匈牙利在内的东欧政治、生活、精神这类大的主题表现,也有家庭、夫妻内在精神剖解;结构散漫,点阵式的段落叙述,视角按内容转换,偶尔穿插题外内容;语言新奇,揶揄和严肃并存。在自我呓语和独白之中,在对外部的回忆、评述和对话之中,一遍遍认识自我、社会和历史。再一次体会到小说创新的价值就在于打单一、单调和单薄。只是,于困顿中读这样一本书,只能算作匆匆翻过了。

评分

如何评价一本思维极其跳跃的书?好:呓语背后隐藏着庞大逻辑(也就是说,直指人心);差:拼接凑数,故弄玄虚。上帝学吹萨克斯是不可以理解的。如果可以理解,至少这本书没能让我理解:一句话,没看懂。崇拜赫拉巴尔的话,还是直接去读赫拉巴尔吧…

评分

1.综合创新性、幽默、旁征博引,一部极具反叛精神的后现代之作。2.历史的沉痛感真是东欧作家必备药剂,不过艾斯特哈兹黑色幽默化了。3.是数学家的功底在小说中无处不见。4.对女性的了解,对女性这种生物(安娜第一人称,文学寡妇!)的莫大同情让我觉得他非常可贵,应该毫无疑问是个绅士。

评分

很难读,缺乏普通小说的行文逻辑。书一共三大章,后来我觉得其实是三种视角,首先是天使的视角,也即是表面,是一种与主人公(或者某种思想、意识形态)平行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呈现出一种“应当如此”的客观;第二种视角是女主人公的视角,接近内心独白,低于“应当如此”的客观,虽然看似主观更强,其实这才是真相,在这个视角,前一个视角里隐藏的矛盾、怪异与光鲜都得到解释或世俗化,另外这个视角又神奇地引出第三个视角;最后一个视角是上帝视角,高高在上,这其中上帝与男主人公交融于一体,完成对前两个视角建立起的真实的颠覆。上帝凌驾于天使,天使着迷于女主,女主从对男主的好奇进而变为对赫拉巴尔的近乎崇拜的敬畏,这时,赫拉巴尔似乎与上帝接近了,于是一个环产生。通过在这环外延伸出的各种心得,这本书就展现出了多样的层次。

评分

20180212 @网易蜗牛 只有导读和译后记看得懂,而且也明白了为什么正文那么跳跃杂乱,分不清叙述者,因为作者本人承载着家族和民族的历史,所以叙述者是他也是父亲,是母亲,是姨妈,是邻居,是义务警察,是一切的记忆。感觉安娜就是个爱上其他人不停yy,像异地恋一样疯癫的家庭妇女,想冲破牢笼却力不从心。时间是战后,经历过战争的人们身心都支离破碎,这种疯癫也情有可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