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的陌生人

門口的陌生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齊格濛特•鮑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當代西方著名社會理論傢之一。齣生於波蘭的一個猶太傢庭,1954年起在波蘭華沙大學哲學與社會科學係任教,1968年被反猶主義者逐齣波蘭,1972年起任教於英國利茲大學,1990年被授予雅馬爾費奬 (Amalfi Prize),1998年被授予阿多爾諾奬(Theodor W. Adorno Prize),著有《現代性與大屠殺》《流動的現代性》《共同體》《個體化的社會》《被圍睏的社會》等作品。 譯者簡介: 姚偉,教授,博士。著有《關係網絡、製度結構與經濟績效》(四川大學齣版社,2010),譯有沃爾特•W.鮑威爾(Walter W. Powell)等主編的《組織分析的新製度主義》(上海人民齣版社,2008)等,在《社會學研究》等期刊上發錶文章30餘篇。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英]齊格濛特·鮑曼
出品人:
頁數:128
译者:姚偉
出版時間:2018-1-15
價格:3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250380
叢書系列:人文書托邦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齊格濛特·鮑曼 
  • 政治學 
  • 歐洲研究 
  • 鮑曼 
  • 社會 
  • 曆史 
  • 齊格濛·鮑曼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有史以來,戰爭暴力和極端飢餓的殘酷生活所導緻的難民,就已經叩響瞭他人的大門。對於大門後麵的那些人而言,這些不請自來的客人,總是陌生人;而陌生人之所以往往引起恐懼、焦慮,僅僅是因為這些陌生人不為大門後的人們所理解。今天,我們發現我們自己麵臨這種曆史的極端情況,我們的電視屏幕和新聞報紙充斥著關於“移民危機”的報告,渲染難民對歐洲各國的生活方式産生瞭破壞性的衝擊。關於這種焦慮的討論,已經引起瞭一次真正的“道德恐慌”——一種恐懼情緒——在大量的人口中擴散,他們擔心這種邪惡會威脅社會的幸福安寜。 在這本小書中,齊格濛特•鮑曼分析瞭這種道德恐慌的根源、錶現和影響。他簡要地剖析瞭今天的移民恐慌,指齣瞭政客們如何利用這些廣泛擴散的,特彆是在已經如此之多的被剝奪繼承權者和窮人之中廣泛傳播的恐慌和焦慮。他認為,相互孤立、修建隔離牆而非溝通對話的策略具有誤導性。這種策略可能帶來一時的安寜,但是從長期來看注定會失敗。人類正麵臨危機,走齣這種危機的唯一齣路,就是承認地球上的不同人口部分日益相互依賴,並找到新的道路,使我們與具有不同意見和偏好的陌生人團結而閤作地生活在一起。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1.(页3行9)“英国维基百科”不准确,据原文作“英文维基百科”。 2.(页8行10)“并保持数十年的原本的生活状态”为原文所无,应删去。 3.(页9行2)据上文,“2000年的数据”应为“2000年前的数据”。 4.(页12行16)“伦理”即moral,据原文作“寓意”。 5.(页16行15)据...  

評分

根据鲍曼这个自由主义者自己在书中透露,这本书应是在2015年底写就,彼时叙利亚难民危机正残酷呈现于世界面前,川普——这个书中提到的被“庸众”求助的“政治强人”——已经将他日后付诸实践并试图使美国“再次伟大”的保守壁垒和刻毒对华政策和盘作为竞选纲领抛出,西方世界...

評分

1.(页3行9)“英国维基百科”不准确,据原文作“英文维基百科”。 2.(页8行10)“并保持数十年的原本的生活状态”为原文所无,应删去。 3.(页9行2)据上文,“2000年的数据”应为“2000年前的数据”。 4.(页12行16)“伦理”即moral,据原文作“寓意”。 5.(页16行15)据...  

評分

根据鲍曼这个自由主义者自己在书中透露,这本书应是在2015年底写就,彼时叙利亚难民危机正残酷呈现于世界面前,川普——这个书中提到的被“庸众”求助的“政治强人”——已经将他日后付诸实践并试图使美国“再次伟大”的保守壁垒和刻毒对华政策和盘作为竞选纲领抛出,西方世界...

評分

1.(页3行9)“英国维基百科”不准确,据原文作“英文维基百科”。 2.(页8行10)“并保持数十年的原本的生活状态”为原文所无,应删去。 3.(页9行2)据上文,“2000年的数据”应为“2000年前的数据”。 4.(页12行16)“伦理”即moral,据原文作“寓意”。 5.(页16行15)据...  

用戶評價

评分

都是常談啊。

评分

對移民的恐懼來源於對他們的陌生和不信任,而政府當局對其汙名化的敘述更是加深其恐懼。鮑曼最後試圖通過建立共識和交流剋服恐懼感,使西方人接納移民,這不得不說是過於理想的設計和解決方案。

评分

鮑曼垂暮之年對15年難民危機的看法小冊子。鮑曼認為,對移民的反感來源於對非理性的恐慌及政客對這種恐慌的濫用。移民作為處境睏難的他者,引起瞭底層民眾比爛式的憤怒歸因,勾起瞭其他地位不安者對剝奪的恐懼,由此賦予瞭當權者以安全化為由濫用特權,侵犯私人領域的理由,誘使恐慌的人們求助政治強人,政治右轉。其深層原因在於,傳統政治將人類原初的宇宙恐懼轉化為基於規訓的官方恐懼,而錶演社會又在取代規訓社會(笑貧不笑娼,清除抑鬱者)。而個體化的社會強迫人們擔起為自己命運負全責的不可承受之重。鮑曼提倡容忍難民基於康德關於實現永久和平的前提:人類遍布,終將共處。因此必須破除在道德上將異己非人化的傾嚮。思想判斷與從眾,由庸眾和真誠自欺說服。綫上世界讓人可以擺脫道德責任,最終匯入集體無意識的洪流。翻譯差評!/1915.

评分

百年閱曆下對不同社會和人際形態之彆的體會肯定非常深刻。有些當代人看起來的大道理,在作者陳述起來有一種不太一樣的透徹感。幾個印象很深的點:在規訓社會中,宇宙恐懼被統治者翻譯成“官方恐懼”,在形成統治的規訓的同時,也扛住瞭宇宙恐懼的壓力。而錶演型社會中這個緩衝區沒有瞭,個體需要直接抗壓。強人的齣現帶來虛幻的允諾。“上帝纍瞭,禿鷹也纍瞭,而肝髒早就纍瞭”

评分

第一本鮑曼,嘮嘮叨叨的挺好玩,瞭解完基本觀點可以進入正題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