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与铁

金与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弗里茨·斯特恩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904
译者:王晨
出版时间:2018-1-1
价格:1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20106187
丛书系列:理想国译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德国史
  • 德国
  • 理想国译丛
  • 俾斯麦
  • 欧洲史
  • 政治学
  • 政治
  • 科幻
  • 历史
  • 战争
  • 工业革命
  • 权力
  • 人性
  • 科技
  • 阴谋
  • 社会变革
  • 命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聚焦新德意志帝国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新精英阶层逐渐崛起,政治家俾斯麦与金融家布莱希罗德的关系成了这种重组的缩影。本书是对一系列事件和促成这些事件的利益与情感的当事人的记录,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和理解从普鲁士强盛到德意志崛起过程之中,俾斯麦和布莱希罗德这两个历史人物对德国乃至欧洲历史的塑造作用,以及政治和经济如何左右历史的发展。

作者简介

弗里茨•斯特恩(Fritz Stern,1926—2016),出生于德国的布雷斯劳(弗罗茨瓦夫,现属波兰),1938年移居美国。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在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康斯坦茨大学任教,并于1993—1994年担任美国驻德国大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的高级顾问。专长为近现代欧洲史、德国史及犹太人史,致力于理解第三帝国如何兴起及其历史根源。着有《文化绝望的政治》《权力的责任》《非自由主义的失败——现代德国政治文化论文集》《爱因斯坦恩怨史》《我所认识的五个德国》《梦想与错觉:德国历史的戏剧》等。

目录信息

导读 焦虑的联盟(许知远)
插图目录
缩写说明
导言
第一部分 危险的崛起,1859—1871
第一章 初逢:容克贵族与犹太人
第二章 俾斯麦的生存斗争
第三章 宝座和绞刑架间
第四章 银行家与俾斯麦的胜利
第五章 俾斯麦的钱袋和布莱希罗德的地位
第六章 第三场战争
第七章 凡尔赛宫里的狂妄
第二部分 帝国的银行家
第八章 新柏林的新男爵
第九章 政治和经济上的帝国风格
第十章 贪婪与阴谋导读 如何拯救世界?
第十一章 第四等级
第十二章 发财的亲王
第十三章 银行业与外交界
第十四章 罗马尼亚:权宜的胜利
第十五章 不情愿的殖民者
第十六章 俾斯麦的倒台
第三部分 融合的痛苦
第十七章 作为爱国新贵的犹太人
第十八章 新反犹主义的人质
第十九章 苦涩的结局
后记 家族的衰败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初识德国史,一部宏大的历史纪录片,却以几个人之间的交流 关系呈现出来,可见大背景下的大人物也有我们看不到的悲伤与无能为力。 《圣经与利剑》中就写到了基督教与犹太教就是天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没有国家的犹太人就犹如浮萍一般在世界各地漂浮着,企图建立自己的国度,却...

评分

《金与铁》讲述了俾斯麦和布莱希罗德两个人的故事,前者赫赫有名,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后者鲜为人知,有必要多做背景介绍。 格尔森·冯·布莱希罗德(Gerson von Bleichröder),“冯”这个称号不是天生的,而是他后来凭借功劳争取来的。布莱希罗德...  

评分

本文首发于四季书评 (一) 二战后西欧的经济奇迹创造了舒适的物质条件。整个德国社会得以对晦暗的过去闭口不谈。这一“去政治化”的默契在60年代纳粹屠杀的细节逐步公开后愈发难以维持。德意志民族如何面对自身的历史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 彼时,俾斯麦在联邦德国仍是受人敬爱...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济慈说:“有几件事在我头脑中吻合起来,我突然明白是什么特质造就了有成就的人,特别是文学领域,莎士比亚在这点上就非常突出—我指的是‘负面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即能够生活在不确定、谜团和疑惑中,绝不急躁地寻求真相和理由……”

评分

终于读完了。作为一个普通的阅读爱好者,在焦躁的社会氛围下,在工作之余,在守着老婆的“西瓜”之余,从头到尾坚持读完了这本偏冷门的大部头学术著作,实在应该佩服一下自己。这样厚重的书,应该打十分。

评分

叙事生动的历史著作,为那个时代提供了一幅宏大的画卷。对俾斯麦与布莱希罗德的关系,不仅是视角切入/选题的新颖,更不仅限于两人的个人联系,还揭示了这个新德国的结构性特征,预兆后来犹太人悲剧的深层原因。当然,基于一种老派的写法,它的文字优美流畅,但对结构性的分析很少,与其说像社会科学,倒不如说更像小说,优缺点都在于此。

评分

怎麼說,有點失望。作者巨細靡遺的引用了許多檔案文件,但他似乎不知道怎麼掌握篇幅跟力道,引用了很多東西事實上對讀者來說是相當無趣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斷節奏跟模糊了論述的焦點,感覺變成了似乎只是想賣弄資料而已;或許一個熱愛這段歷史的會興致盎然,但我想一般讀者應該反應跟我差不多。如果說本書砍掉一半內容再重新修訂一下,可讀性會高出很多吧。可惜了王晨老師的翻譯。布萊希羅德的命運在大多數的歐洲猶太人身上都可以見到,二十世紀納粹的那種系統大屠殺之前,他們對於猶太民的複雜情緒是由各種偏見混雜而成,更多主要是利益跟仇富,類似東南亞時不時的排華運動。不管怎樣,俾斯麥的豪賭背後是有底氣的,這跟戰前日本那種動不動拿國運去換是不一樣。

评分

1977年的书。写法很“传统”:以个人命运串起历史的行程,描述德意志帝国的张狂和矛盾。翻译到位优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