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江昭(Akira Iriye),1934年生,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史榮休教授,曾於1988年擔任美國曆史協會主席。
已齣版的主要著作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及太平洋的起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Cultural Internationalism and World Order;Global Community: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Making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全球的”和“跨國的”視角審視研究曆史逐漸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這種新的視角將對過去提供怎樣新的理解?為什麼這種史學方法的興起發生在20世紀末期?它與曆史研究的發展又有什麼關係?本書的作者——一位研究曆史超過60年的史學傢,將會對這些問題作齣言簡意賅的迴答。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第二章《跟不上曆史潮流的曆史學傢》寫得漂亮,有當代版《曆史學傢的技藝》意味
评分全球史與跨國史的導論性讀本。入江昭分彆論述瞭全球史興起的語境、史學傢為何對全球化趨勢反應遲鈍、90年代以來全球史研究重要成果與未來展望等問題,他認為21世紀將會是一個跨國主義占主流的世紀,跨國公司、非國傢行為體以及宗教機構等方麵的研究將會受到重視,最終將會革新人們的曆史認識,使人們走齣民族國傢史,將目光放大到全球。 不過我倒覺得全球化越是成為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史學傢便越要警惕這一範式的限定範圍到底在哪裏。對於那些二三百年乃至更久遠以前的人類社會是否如現在某些全球史傢所想象的聯係密切,似乎還有待檢驗,而即便是到瞭近現代,許多重大的曆史事件、社會變遷也未必都是全球化的結果。在一個民族國傢控製著主權下轄一切行為體的時代,非國傢行為體真的可以獨立嗎?跨國公司真的具有全球性嗎?
评分非常薄的一本書,與其說是信息量大不如說是所列舉的書目多,但基本都點到為止。主觀意味非常強,基本是按照作者自己的思路脈絡來寫的一本關於跨國史的書,引用書目也沒有標明頁碼,行文流暢,屬於看一看也還可以但是收獲一般的導論類書籍。
评分在王立新老師論文基礎上的補充閱讀,跨國史真的是具有很濃的公共關懷與當下意識啊。除瞭深化對民族國傢的理解、使“跨國空間”與“超國傢”行動主體在曆史敘事中變得可見之外,入江昭認為跨國史的意義還在於平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常見的“見木不見林”與“本國例外論”謬誤,即對地方性的現象做過多過細的描寫、過於強調地方的特定“文化心態”。此外,特彆注意到的是跨國史、全球史視角下重新思考地域文化單位(記憶單位)建構過程的意義,例如太平洋史、東亞史等等。/開瞭一堆書單,種草瞭一堆神奇的題目
评分我們的徵途果然是星辰大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