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

物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名物研究,著有《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棔柿楼集》(十卷)、《〈读书〉十年》(三册)等。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扬之水
出品人:
页数:1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6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3056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金瓶梅 
  • 扬之水 
  • 名物研究 
  • 名物 
  • 文化史 
  • 明代 
  • 人文历史 
  • 古典文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作者以学术随笔的形式辨证名物之作,部分文字曾先期刊发于《书城》杂志。一些古籍笺注著作中对于名物的注释,往往存在一些不准确或错误之处,扬之水以此为入口,对涉及到的一些名物进行细致的考订工作,并辅以大量图片为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物色》是我读扬之水老师的第二本书。扬之水,1954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扬之水系赵丽雅笔名,出自《诗经·国风·郑风》:“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 当代《金瓶梅词话》研究,与《红楼梦》研究一样,大多着眼于文学、历史、政治、...  

评分

说起来我也算是金瓶梅爱好者了,零零碎碎的书也看了不少,本书列举了金瓶梅中的物事(我以为能延伸地讲一讲,结果也只停留在了介绍文物的层面,不得不说是失望的),看完可以对明朝首饰有个基本了解,但是不够系统,只能随便翻翻,要想提高还是得看系统的明朝服饰/首饰史,然后...  

评分

如果有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史”,能将清末民初直至今日的史学研究格局、撷取研究对象的流变做一详细梳理的话,人们不难看出,史学研究一百年来越来越远离无所不容的“通史”性写作,而愈发向见微知著、向越来越小众的名物层面偏移;更从大的历史格局面前走开,而从世俗生...  

评分

《金瓶梅》是一部大书。书之大,常由细小而发微抉隐。《金瓶梅》品鉴纷纭,扬之水女史这部《物色》,觑得之关窍,先见副标题——金瓶梅读“物”记。 《金瓶梅》作者何人,不可考,然其对世情之洞察,难有匹敌。比如第九十六回,春梅故地重游,悼亡怀旧。怎样写呢?重点描述春梅...  

用户评价

评分

其实很希望作者接下来完成《西游记》名物研究,再接着做李贺、李商隐、周邦彦,做《玉台新咏》,做《酉阳杂组》,做诗词名物词典……Ars longa, vita brevis!

评分

很美的书,虽然薄了点,字大了点,价贵了点,但是美啊。捧着看到深夜,看完才好去睡。

评分

漂亮!如果只从文物考证的角度讲器物,就是外行看热闹的事了,但《金瓶梅》里的物,往往是叙事的眼目与关隘,文与物的交织显得别具匠心。《包法利夫人》中也有作为线索的物,一个马鞭、一个烟盒,都是草灰蛇线,提示与勾连着故事线索,可是论精细与雕琢,中国古代器物文化似乎更胜一筹,同时期的欧洲小说里,并不会对器物文化做如此浓墨重彩的描绘,在相似的研究书籍《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里,呈现的器物也都缺少一种“雕琢感”——虽然雕琢也不意味着“好”。器物与色彩的迷狂,从《金瓶梅》一直延续到了张爱玲。把瓜子一粒粒嗑好了,包在汗巾里,再放入漆盒内——这个撩汉大法厉害了。

评分

之前听过扬之水先生讲座,对文物的解析确实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很惭愧,还没认真读过金瓶梅,日后补上。

评分

以作者日常游览所见文物与《金瓶梅》里面的梗,谈谈文物的特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