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

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沃尔特·李普曼,美国著名政论家、新闻记者、专栏作家,曾于1958年和1962年两度荣获普利策奖。

译者常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寒,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沃尔特·李普曼
出品人:
页数:348
译者:常江
出版时间:2018-5-1
价格:6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77997
丛书系列:未名社科·媒介与社会丛书:翻译版
图书标签:
  • 传播学 
  • 社会学 
  • 新闻传播学 
  • 舆论 
  • 沃尔特·李普曼 
  • 新闻传播 
  • 社会学-新闻传播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公共舆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共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其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共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该书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应该说,这本书的脉络还是很一致的——但并不是很清晰的。可能由于李普曼本身以专栏作家出名,这本书似乎表现出了他缺乏长篇写作的驾驭能力。的确,书中的每一句话都很深刻并有着悠远的含蓄暗示。可是,书中的脉络就被隐藏在这些段落和语句中了。看看李普特为了论证联邦宪...  

评分

不求真相,只求清醒 昨夜,已过十二点。四周光影黯淡。偶尔窗外有车辆开过,车灯一晃即逝,伴随突突作响的马达,路面的小石子被碾轧出细碎的声音。 我躺在床上,用手机百无聊赖地刷微博。一条微博吸引了我的注意。博主是某媒体出版人,他提出一个他自己仍在思索的问题。他说,...  

评分

一、 综述: 1、 文本内容。 我认为《公众舆论》主要讲了公众舆论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第一部分是总述,阐明了人和真实环境之间存在着由媒介构建的“虚拟环境”。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讲述了虚拟环境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我把原因归结如下: 外因:①审查和保密制度 ...  

评分

2012,是沃尔特•李普曼的经典著作《公众舆论》问世的第九十个年头。都说真金不怕火炼,真理不会被时间的尘埃侵蚀,我不愿轻易地下结论认定李普曼的一字一句都是传播与新闻学中亘古不变的真理,但不能否认的一点是,李普曼作为舆论学的创始者之一,对于舆论传播现象的论述是...  

评分

拒绝还是接受,这是一个问题 在《公众舆论》中,李普曼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一个事实:我们是非理性的。不要对自身的理性抱过多期望,因为有一种特质如同影子一般紧随我们身后。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杂货部小店员,不论你在决定关乎世界格局的大事还是仅仅在选择晚餐需要用到的材料,...  

用户评价

评分

媒介研究为数不多的真正经典。

评分

新闻专业必读书,新版译文舒服多了

评分

媒介研究为数不多的真正经典。

评分

主要是揭露了经过有意包装后的新闻、知识等文化被人们由于想象的夸大和偏见而顺理成章接受后带去了思想上的不良影响。可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不也是在滥用一些像是“拟态环境”这样用“理想中的样子”就可以代替并且可以让内容更清晰易读的词,反而刻意用具有学术性的专业词语有意包装这本书吗?另外关于“刻板印象”和民意之类的也只是社会心理学换一个表达方式,比如所说的刻板印象其实就是先入为主的心理现象。但也可以理解,毕竟作者就是做传媒的,假如一件事是按照最初的形态就被传播出去,自己一定受不了这种不经过美化的、赤裸又粗俗的东西吧。 作为普及读物,这种方式实在是普及不了。

评分

1922年成书的经典绵延至今,对舆论的解释力丝毫没有减弱,反而在信息更加冗余和嘈杂的数字时代,有了更好的验证。(结合最近拼多多为例,正反双方不同的人基于自己假想的拟态环境做出的反应,都自以为是真理,其实只是含有自身立场的偏见。)本书的翻译可谓杰出,毫无晦涩之感,且能把李普曼的文采和行文习惯在中文里做出还原和映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