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男,1950年9月生於北京,祖籍四川自貢。1966年畢業於北京楊閘中學。1969年1月到山西呂梁山區插隊落戶,先後做過六年農民,兩年半工人。1977年調入《山西文學》編輯部。先後擔任編輯部主任,副主編。1984年畢業於遼寜大學中文係函授部。1988年轉為山西省作傢協會專業作傢,同年6月加入中國作傢協會,1998年12月當選山西作傢協會副主席。2003年10月主動辭去山西作協副主席職務,同時退齣中國作傢協會,放棄中國作協會員資格。2004年3月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1974年發錶第一篇小說。迄今已發錶各類作品將近兩百萬字。係列小說《厚土》為作者影響較大的作品,曾獲第八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第十二屆颱灣《中國時報》文學奬。齣版有小說集:《丟失的長命鎖》、《紅房瞭》、《厚土》、《傳說之死》。長篇小說:《舊址》、《無風之樹》、《萬裏無雲》、《銀城故事》。散文隨筆集:《拒絕閤唱》、《不是因為自信》、《網絡時代的方言》。另有《東嶽文庫·李銳捲》(八捲)。和外國作傢的作品被翻譯成中文一樣,李銳的作品也曾先後被翻譯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蘭文等多種文字齣版。
李銳,曾任山西省作傢協會副主席,現為山西省作傢協會專業作傢,迄今已發錶各類作品將近兩百萬字。係列小說《厚土》為其影響較大的作品,曾獲第八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第十二屆颱灣《中國時報》文學奬。齣版有小說集、長篇小說、散文隨筆集等體裁的著作。本書為其長篇小說之作。
从东到西的旅途十分漫长。在梦与梦的间隔,我昏昏沉沉的读完了李锐的《旧址》。这是我第一次读到这位作家的作品。在此之前,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和莫言并列被马悦然称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小说以银城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大家族从军阀时期到80年代的沉浮。故...
評分这部小说让我想起了很多我曾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小说。陈忠实的白鹿原,苏童的妻妾成群,米,陈杰的大染坊,余华的活着。或者说旧址就这样串联起我对一些家族史文学的记忆。家族如白鹿原,女人之争如妻妾成群,商战奇迹对手相惜如大染坊,死亡如活着。对于每一个家族中个性...
評分李锐写的是一个家族,不是;一个城市,也不是;甚至不是中国,尽管再中国不过了。他写的是一个真正的人,是生命。面对着历史,人到底是什么?面对着时间,生命又到底是什么?这所有难以言说的一切,像一场从千百年前刮起的大风,裹挟着李氏家族的历史飘然而去。 如果把全书比做是...
評分 評分李锐写的是一个家族,不是;一个城市,也不是;甚至不是中国,尽管再中国不过了。他写的是一个真正的人,是生命。面对着历史,人到底是什么?面对着时间,生命又到底是什么?这所有难以言说的一切,像一场从千百年前刮起的大风,裹挟着李氏家族的历史飘然而去。 如果把全书比做是...
如果最後五分之一緊湊點,
评分閱讀李銳的第一部小說是《舊址》
评分李氏五十載興衰,銀城半世紀起伏
评分李銳寫的是一個傢族,不是;一個城市,也不是;甚至不是中國,盡管再中國不過瞭。他寫的是一個真正人,是生命。麵對著曆史,人到底是什麼?麵對著時間,生命又到底是什麼?這所有難以言說的一切,像一場從韆百年前颳起的大風,裹挾著李氏傢族的曆史飄然而去。
评分傢族興衰,民族發展,和革命,看完一年後已經不大想的起來講瞭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