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

什么是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让-保罗·萨特( 法语: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 --- 1980年4月15日 ),法国哲学家、作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巅峰作品。1964年,让-保罗·萨特凭着《呕吐》(或译作恶心)一书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主动回绝该奖项,成为第一位拒绝领奖的诺贝尔奖得主。他是1970年代女权运动的重要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伴侣,他们的哲学思想非常相近又各有千秋。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法]让-保尔·萨特
出品人:
页数:184
译者:施康强
出版时间:2018-11-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138876
丛书系列:萨特代表作
图书标签:
  • 萨特 
  • 文学理论 
  • 文学 
  • 法国 
  • 文学批评 
  • 哲学 
  • 外国文学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什么是文学?》是“萨特代表作”之一。萨特不仅是二十世纪法国声名卓著的思想家、哲学家、小说家和戏剧家,也是有创见的文艺理论家,他针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提出了干预现实生活的“介入文学”理论。本卷收萨特的重要文论《什么是文学?》《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较系统地阐明了作者有关文学的属性、写作的目的,为谁写作等重大问题的观点,特别是有关文学的批判职能及作家的独立判断权等观点。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作者对读者的召唤,最终是为了和读者一起去开创一个广阔光明的世界 ——读萨特《什么是文学》 周志芳 2018-06-02 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

评分

作者对读者的召唤,最终是为了和读者一起去开创一个广阔光明的世界 ——读萨特《什么是文学》 周志芳 2018-06-02 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

评分

作者对读者的召唤,最终是为了和读者一起去开创一个广阔光明的世界 ——读萨特《什么是文学》 周志芳 2018-06-02 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

评分

作者对读者的召唤,最终是为了和读者一起去开创一个广阔光明的世界 ——读萨特《什么是文学》 周志芳 2018-06-02 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

评分

作者对读者的召唤,最终是为了和读者一起去开创一个广阔光明的世界 ——读萨特《什么是文学》 周志芳 2018-06-02 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

用户评价

评分

【萨特并非是“死人一个”,相反,萨特依然是当前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不可企及的典范;他的一些警句式的论点,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并启人深思;他对诺贝尔文学奖这种资产阶级官方文学体制的拒绝,依然能提醒人们什么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他的积极的介入态度,依然在激励着一些诚实而勇敢的人去承担自己的责任。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并不应该阻止我们去阅读这位人道主义者的著作,而应该成为我们历史地因而是同情地理解历史上一切人道主义观念和实践的前提。何况这位人道主义哲学家还曾清醒地宣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

评分

我感觉《词与物》论述语言的部分无处不在针对萨特这本书...

评分

萨特反对当时流行的以虚无作为深层本质的、反对读者的“为艺术而艺术”倾向文学,却并非为那种作者与读者为意识形态神话而同谋的古典主义招魂,而是吁求这样一种辩证法:“在一个无阶级、无独裁、无稳定性的世界里,文学将完成它产生自身意识的过程。”当然我无法同意其对福楼拜以降的现实主义、形式主义的诘难,后者何以与自然主义同流被称作杀机四伏的“恐怖主义”?假使福楼拜(甚至可以推及马拉美)真的让句子掉入了“永劫不返”的“虚空”中,这个“掉入”的动作本身也即证明了作家(或者与之享有同种经验的读者)在其所身处的社会或时代间所作的种种均告失败的寻求意义的努力。

评分

最优秀的作家拒绝合作。

评分

遗憾的是到今日,艺术还是要么成为自甘沦为手段的手段,要么走向“绝对的否定性,极致的主体性”纯抽象,人的真实境况被一些虚假的揭示进一步蒙蔽了,像一幅幅印在海报手机壳潮牌服饰保温杯上的萨特头像那样。自由像读一本那样容易,也像读一本书那样困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