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作者為2019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
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V.Banerjee)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印度加爾格達大學、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曾任發展經濟學分析研究局局長、美國藝術科學研究院及計量經濟學會研究員、古根海姆基金會及艾爾弗雷德·斯隆基金會研究員。獲2009年度印孚瑟斯(Infosys)奬等多個奬項,曾任世界銀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傢組織機構榮譽顧問。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係阿蔔杜勒·拉蒂夫·賈米爾扶貧與發展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大量榮譽:約翰·貝茨·剋拉剋奬2010年度“美國40歲以下最佳經濟學傢奬”,2009年度麥剋阿瑟“天纔”奬學金,《經濟學人》雜誌“八大傑齣經濟學傢”之一,《外交政策》雜誌“百位最具影響力思想傢”之一,《財富》雜誌2010年“40位4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領導人之一。
2003年,班納吉和迪弗洛聯閤創建阿蔔杜勒·拉蒂夫·賈米爾貧睏行動實驗室(J-PAL),並一直共同為該實驗室提供指導。J-PAL實驗室的任務是確保扶貧政策的製定基於科學依據,從而減少貧睏人口。J-PAL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已贏得國際認可,獲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年度“知識前沿”奬。
他們曾被說成是白人的負擔,是弱國劣政的犧牲者。
他們是最底層的10億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貧睏綫之下。
數萬億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他們,依然深陷貧窮的陷阱,前路不明……
為什麼貧窮?
為什麼他們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瞭學也不愛學習?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為什麼他們能創業卻難以守業?為什麼大多數人認為小額信貸、窮人銀行沒什麼效用?
15年以來,為瞭弄清為什麼會貧窮,貧窮又會導緻哪些特定問題,從而不斷讓窮人陷入無法逃離“貧窮陷阱”的怪圈,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傢的窮人世界,調查貧睏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傢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個方麵,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
同時,本書也對關於貧窮的一些流行觀點進行瞭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窮人的依賴性越強,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們指齣,多年來的扶貧政策大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貧窮的理解不夠深刻,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他們通過大量的實例,提齣瞭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建議,尋找那些經得起檢驗的扶貧方案,為政策製定者、慈善傢、政治傢及所有希望天下脫貧的人提供瞭重要指導。
这本书读的很沉重,很多事当你要拨开重重迷雾,企图看到本质的时候,过程总是异常的残忍。不知为什么联想起了张纯如的自杀,现实太过残酷。作者试图通过对各个方面的剖析来告诉我们贫穷是如何造成的,从穷人自身、教育、生育、环境、政治、体质等方面出发,读来实在无法感觉轻...
評分2012年11月起,一个名叫《为什么贫穷》的8集纪录片在全球70多家电视台播出(虽然中国大陆还没有电视台播出,但你也可以在搜狐视频中看到)。在纪录片中,人们回顾和探讨了贫穷的历史、贫穷与生死、贫穷与全球化、贫穷与教育等问题。当时间已经进入21世纪,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发展...
評分现代城市最大的阴影,莫过于触目惊心的贫穷现象。 《金融时报》曾经做过一期关于贫民窟的专题,封面照片选择了里约热内卢(巴西的前首都),贫民窟占据了整个山坡,犹如一幅巨大的破布。 消除贫穷,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关乎城市发展的神话是否可持续的问题。自从城市...
評分现代城市最大的阴影,莫过于触目惊心的贫穷现象。 《金融时报》曾经做过一期关于贫民窟的专题,封面照片选择了里约热内卢(巴西的前首都),贫民窟占据了整个山坡,犹如一幅巨大的破布。 消除贫穷,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关乎城市发展的神话是否可持续的问题。自从城市...
評分现代城市最大的阴影,莫过于触目惊心的贫穷现象。 《金融时报》曾经做过一期关于贫民窟的专题,封面照片选择了里约热内卢(巴西的前首都),贫民窟占据了整个山坡,犹如一幅巨大的破布。 消除贫穷,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关乎城市发展的神话是否可持续的问题。自从城市...
看一個25分鍾的視頻課
评分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原因,閱讀感受真的不好,很囉嗦,一下子講理論,一下子講數據,一下子講實驗,東一個列子,西一個列子繞得頭暈,我覺得看目錄就可以瞭,其餘的文字都在反復論證目錄,這本書不應該叫貧窮的本質,應該叫窮擁有什麼樣的特質?貧窮的本質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政府政策,和市場經濟,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政府建設基礎設施,維持國傢社會穩定,招商引資,保障大多人的醫療,溫飽,其餘都是空的。書裏講瞭這麼多,隻是講瞭窮會帶來什麼,真的有必要去分析他們是如何的短視?如何的沒有遠見嗎?因為他們吃不飽!沒有受教育的機會,隻有傢裏有餘糧,纔能上路去嚮遠方,印度想發展,必須要大的革命打破現有的條條框框,不然分析這麼多,都是空。
评分挺好看的,耗時三天 一口氣讀完瞭。邏輯上還是清晰的,每一章節都是引入,提齣一個假設,推翻假設,引齣另一個可能,證實可能,總結。世界上有很多人為瞭消除貧窮而努力,這點令我很欣慰。就主體來說上下兩部分論述瞭食物、健康、教育、生育、保險、小額信貸、儲蓄、企業傢、政治政策這幾個方麵,讀完還算輕鬆的。貧窮是全人類的大問題,也許也是每一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更健康全麵的飲食結構,更注重預防而不是治療,更多的教育投資,更好的人口控製,更健全的保險製度,更人性的信貸(小額信貸和蕾迪女士非常瞭不起),做長期計劃、自我控製、存更多錢,更高的總體收益、更穩定的工作,給人安全感、基本保障、更好的政策引起政治變革。消除貧窮是一個長期目標,但我們有理由去做到,因為人類命運是一個共同體,不應該對他人的苦難無動於衷
评分翻譯太差瞭。
评分這屆麻省理工的教授太自我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