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和矛盾重重,具有深刻的悲剧性。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 1859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十年苦役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罪与罚》(1866)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主要作品有《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昼》(1848)和《脆弱的心》(1848)、《群魔》(1872)、《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等。
据Constance Garnett英译本 The Insulted and Injured (The MacMillan Co., New York)转译
邵荃麟先生于1942年3月开始译此书,1947年文光书店第一次出版全译本。
卡尔维诺说过,经典什么时候看都合适。陀的小说,我一直不想看,但我肯定会看,他在前面的某处静待着。有些作品,迟点看体会更深。换个口气,这部作品的情节,放今天可以发个直播帖“八一八我身边那对极品男女”,男主万尼亚做了除修电脑之外几乎所有好人该做的事。阿辽沙这个...
评分陀一如既往的让人感动,不加掩饰的内心披露,激烈得喷薄而出的感情,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里面。娜达莎和涅莉,两人都是被伤害与被侮辱的女性形象,但他们有所不同,娜达莎端庄漂亮,给人一种圣母般的感觉,为了爱情愿意牺牲一切,卑微得没有自我,是个不幸的女人;涅莉个子矮...
评分后记里,译者引杜勃罗留波夫说: 「陀没答复一个根本的问题:“像阿辽沙这样一只臭瓢虫,怎么能使一个正派的少女爱上自己……我们有十足的把我请问他:怎么能发生这样的事?可是他答到:瞧,发生了呀,就是这么的。”」 译者随后议论,说(阿辽沙是)“一个渺小的人”,接...
评分卡尔维诺说过,经典什么时候看都合适。陀的小说,我一直不想看,但我肯定会看,他在前面的某处静待着。有些作品,迟点看体会更深。换个口气,这部作品的情节,放今天可以发个直播帖“八一八我身边那对极品男女”,男主万尼亚做了除修电脑之外几乎所有好人该做的事。阿辽沙这个...
评分难以忘却的故事开头,一位凄凉的老人和他的狗悲惨的死去,将我们带入了这个压抑、愤怒和悲伤的故事。书中多次出现了“利己主义”这个词,如公爵所说,“人类一切美德的基础乃是最深刻的利己主义“,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性格极端而鲜明,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这些“利己主义者”...
看哭了。
评分爱情导师呀~
评分我的理解:陀氏借阿廖沙(公爵之子)与娜塔莎(农奴主的女儿)和卡佳(新兴贵族)的爱情探讨俄国未来的道路,娜塔莎与阿廖沙私奔,最后却将他拱手相让卡佳。陀氏认为封建贵族究竟该与农奴结合还是与新兴贵族结合,一目了然。
评分据英译本转译,翻译痕迹挺重,神奇的是,非常流畅。比上海译文的舒服。最悲哀的就是“本来可以”,但在陀氏的长篇中,这本早期的,我认为的确是最弱的···还有邵荃麟女儿的后记,他们那一批人哟。。。唏嘘。
评分看到这一本,我对作者的喜爱让我不能再随意评价作者了,因为我所能做出的评价都只能是轻飘飘的。一如既往,书里每个人物的思想都描写的细腻生动,但是又觉得作者这次花了很多精力在情节上,以至于这么离奇的情节让我觉得不免有一点点俗气,像讨好读者似的。陀氏刻画人物的能力一等一,几乎每个角色都是不完美,甚至丑陋的,但是小孩子,或者说接近小孩子的人往往被他写的很好,这一本里我也是只喜欢内莉一个人,因为她差点让我在公交车上失声痛苦。好多想说的,公交信号不好,写到这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