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通过分析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马雁等几位优秀汉语诗人及其诗歌,提供理解新诗的有效路径,希图使读者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时不再胆怯和无所适从,而面对熟悉的诗时,也可以恢复济慈所说的“消极感受力”——在美面前,一个人有能力经受不安、迷惘、疑惑,而不是 烦躁地务求事实和原因。
本书是waits继《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之后,谈论中国诗的第二本小书,这次谈论的是尚处于未完成的新诗。倘若我们能藉此辨认出那些值得信任的诗歌,体验它,探索它,被它充满,被它许诺,我们将有所收获,这收获不是知识上的,而是心智和经验上的,像经受了一场爱情或奇异的风暴,我们的生命得以更新。最终,我们在由那些最好的母语诗人构筑的汉语山河中,继续分享和延展因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广阔的中文。
张定浩,笔名waits,1970年代生于安徽,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写诗和文章,现居上海。
诗,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表达。它不仅承载着作者的思想,也在于读者的理解与品味。一首诗,有人觉得为之震撼,有人却认为平淡无味。对于诗来说,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我个人是比较偏向古诗的,它有种独特的韵味与浓厚的中华文化。而相比较新诗而言,我对此了解甚少,只是偶尔...
评分一 几年前推荐过《既见君子》,那是张定浩谈论古代诗人的书。 那本书写得很轻盈,从曹子建、阮嗣宗谈到陶渊明、李太白。 篇幅都不长,不追述诗人生平,只是对着诗,对照自己,写下些许感受、体悟,如此而已。 如此而已,却读得我很感动,张定浩打开了一扇门,通过它,我们每个...
评分(2285字)在《取瑟而歌》中,作者张定浩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位新诗诗人: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马雁,从“所有的诗歌都是可解释的”角度,帮我们分析这五位诗人及其作品。在作者眼里,可解释,并不意味有着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说,“这首诗正在向我们发出邀请,邀请我们动...
不可思议的是,最近的想法在这里一一得到了回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评分穆旦一节太精彩了
评分这个世界对每个诗人的误解其实都蛮深的,他们抽取一些话题,就把这个诗人打扮得人模鬼样推出去。作为读者,其实,重要的不是他是谁,是他写了什么,道理就这样,但真的很难做到。waits老师写诗,所以会触碰更多诗的语言层面的东西,很让人受益,真正的有意味的就是诗。(很久没写诗了,要开始动笔写写了)
评分詩心對詩心的見證。字裏行間浮動著「隱微的音樂」。每一篇都當之無愧地「成為另一首詩」。尤其可敬的是,作者敬重學養如同信仰,同時對「學院點金術」毫不姑息,就像他在溫柔敦厚的談話間時不時亮出批判的鋒芒。
评分本着“批评必须有益于自身”,完全理解为什么会是这几位。除了对林徽因不太了解,后面四位跨越了我个人对汉语当代诗人的阅读史,和他们的感情也都很深。与其说是重估,不如说是通过批评的努力而令他们重新结晶,留下真正属于幸福的成分。所以我从来不愿意从简单的技术层面去评价这样的文章,因为它试图呈现的是整体,是原貌。并且和我个人的生命体验太像了,有好几处思维里微小的弯曲方向都完全一致,每篇都能看哭TAT准备择日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