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瑟而歌

取瑟而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張定浩,筆名waits,1970年代生於安徽,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寫詩和文章,現居上海。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張定浩
出品人:
頁數:208
译者:
出版時間:2018-6-1
價格:3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7576582
叢書系列:謎文庫
圖書標籤:
  • 詩歌 
  • 文學評論 
  • 張定浩 
  • 文學 
  • 詩 
  • 中國文學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文學史、文學批評及理論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詩》通過分析林徽因、穆旦、顧城、海子、馬雁等幾位優秀漢語詩人及其詩歌,提供理解新詩的有效路徑,希圖使讀者麵對一首陌生的詩時不再膽怯和無所適從,而麵對熟悉的詩時,也可以恢復濟慈所說的“消極感受力”——在美麵前,一個人有能力經受不安、迷惘、疑惑,而不是 煩躁地務求事實和原因。

本書是waits繼《既見君子:過去時代的詩與人》之後,談論中國詩的第二本小書,這次談論的是尚處於未完成的新詩。倘若我們能藉此辨認齣那些值得信任的詩歌,體驗它,探索它,被它充滿,被它許諾,我們將有所收獲,這收獲不是知識上的,而是心智和經驗上的,像經受瞭一場愛情或奇異的風暴,我們的生命得以更新。最終,我們在由那些最好的母語詩人構築的漢語山河中,繼續分享和延展因他們的存在而變得更為廣闊的中文。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约翰·凯奇:有人说 艺术应该来自内心,这样它才会深邃。不过在我看来,艺术是去往内心的。 不怕它只是我一个人的莲灯/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奥秘/算做一次过客在这...  

評分

张定浩在这本书中谈论的诗人,都过世了,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和马雁五位诗人。取瑟而歌四个字来自论语,意为不言之教,表达一种信任,懂得,以及共同参与。 诗人,诗歌本身,诗人的生活,还有议论纷纷的话题,常被杂糅在一起谈论,甚至话题和诗人的生活越过了诗歌本身,形...  

評分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喜欢新诗的,但是不妨碍我对新诗的理解。新诗是相对于古诗而言的。以前总觉得古诗诗我国文化的传统瑰宝,我发现,我原来的看法太狭隘,武断。任何事物只有深入了解研究之后,才能发现它骨子里的美。而新诗,就是如此。 本书是一本谈论新诗的小册子,“取瑟...  

評分

1. 把诗人的形象从古老精神话题的纠缠中扯出来。把注意力挪回诗人的教诲而非诗人的遭遇上。 2. 将诗与思、启示分离,将诗学区别于诗化哲学与宗教体验。把诗重新拉回词汇与音韵的层面。马拉美:诗句不是用想法,而是用词语来造就的。现代汉诗的发展中,对世界诗歌的翻译往往采用...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有識見,有纔情,有態度。

评分

強烈推薦高中生閱讀《既見君子》和《取瑟而歌》,多好的拓展對古詩和新詩的興趣和鑒賞力的材料。

评分

知識密度很高,像在讀論文,但語言如此優美,消解瞭枯燥。作者對五位新詩詩人及作品的分析,紮實、充滿誠意,不似以往的新詩解,解釋本身成瞭新的謎團待解。精闢深刻的分析迭齣,當然一部分得益於詩人自己的一些自我剖白、一部分得益於恰到好處引用國外詩論傢的文字——正是這些真正打動瞭我。每一篇都是技術分析,詞語、語法、句法、聲樂——我同意這一點,詩首先是音樂的、格律的;作者讓我知道詩也可以做技術分析,從語言本身。
作者的文字優美,但稍顯孱弱:像是遁隱的古典隱士,沒有強健有力的體格。這是作者的個人風格,無可厚非,也正閤現在“文藝青年”的傾嚮。讀完本書可以對什麼是好的新詩有所體會,也可以對大學時自己曾寫的所謂新詩付諸一笑瞭。

评分

好書,寫海子的那篇最佳。張定浩是學者型的詩人,因其是學者,所以從文化角度談詩可以左右逢源旁徵博引;因其是詩人,所以對寫詩這件事本身足夠內行,做起文本細讀來條分縷析麵麵俱到。而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他是一個嚴肅生活的人,對痛苦與愛,都有非常獨到,同時又蘊藏著普遍性的體悟。

评分

最有價值的顯然是對顧城與海子的重估,兩人名氣最大,流傳甚廣,卻太多誤解,始終聚焦,卻又失焦。而在這裏,單刀直入,與詩句素麵相見。而因為這兩個人對詩恰是奮不顧身的,所以得瞭詩,也就獲瞭這人。林徽因的發掘也是驚喜,因為佳話被模糊瞭麵目的詩人,拈齣的幾句詩裏那深沉的音樂性足夠迷人。穆旦講的也好,不過也都是平穩的話,可能更多齣於破,而破的那幾個說法本來就平平,無理處多。這裏也連纍瞭。穆旦譯詩又寫詩,而兩者俱佳,所以他是在漢語與英語之間的輸入輸齣上做的功,是值得深入的,也特彆期待定浩能詳寫的。文中也有提到,可惜有點一掠而過的意思。另一個期待寫馬雁,但也感覺無多,但不失望,甚至在預料中。太近瞭,物理空間,時間上來說,都太近,有些東西的意義,必然得沉澱中完成。(留一顆星給未來,希望本書將來有增補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