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中·西南聯大的遺産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西南聯大 曆史 知中 文化 教育 中國 MOOK 中國文學
發表於2024-11-05
知中·西南聯大的遺産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教授生平資料可留,如觀滄海,其他一般。得知有多少教授和學子文革被整,大哭一場。想當初建聯大是為瞭留火種,誰知解放後又親手把火種狠狠澆滅
評分大部分文章比較平庸,但偶爾齣現的超綱內容就值迴書價,是否編輯在做這本時也受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感召?聞一多的部分很棒,最後對當下大學、大學生所欠缺之物的評論也有深度。作為一定程度上去浪漫化的乾貨閤集,還是值得你買迴傢中。
評分“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西南聯大得到瞭最好的體現,也是中國大學史上的高峰,之後就一路下坡瞭。
評分傅斯年與聞一多這兩個骨頭最硬的教授發生瞭激烈的爭吵。最遺憾的是,後來的事證明,聞一多錯瞭。也許幸好聞先生死在“黎明”前,如果看到他熱血嚮往的未來是這番模樣,又是怎樣的侮辱與打擊。學問更高更冷靜的陳寅恪看到瞭,臨死前哀求賞賜牛奶(在日寇侵華前的民國,他一個月薪水可以買一輛轎車!)、無比淒涼;吳宓也看到瞭,臨死前一直呻吟著:“我是教授吳宓,給我口水喝。”;熊十力也看到瞭,在暴怒中絕食而死。
評分重復內容太多且文筆堪憂,就是簡單的資料拼貼感,因為先讀瞭《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再讀這本就覺得很淺顯瞭。排版花裏鬍哨看著纍。
受訪人介紹
李紅英
李紅英,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在西南聯大舊址工作18年,長期從事西南聯大舊址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在西南聯大的曆史研究與當代應用上,始終主張西南聯大作為中國近代曆史人文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當代的價值和意義不僅在文化、教育層麵有重要影響作用,還連接瞭城市發展等時代命題,是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經典曆史文化遺産。
易社強
易社強(John Israel),生於1935年,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曆史係榮休,曾就讀於威斯康星大學和哈佛大學,師從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從事中國現代曆史研究已50多年,其中對西南聯大的調查研究已有30多年,著有《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一書,被授予“西南聯大榮譽校友”稱號。
邵澤輝
邵澤輝,199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係,2004年畢業於戲劇學院,獲導演學碩士學位,現任北京理工大學藝術教育講師。主要戲劇作品有《太陽·弑》《在變老之前遠去》《如果,世界瞎瞭》《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玩偶之傢》。
吳寶璋
吳寶璋,1947年9月1日生,雲南師範大學曆史學,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碩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昆明師院(現雲南師範大學)曆史學。代錶作有《一二·一運動與西南聯大》(主編)、《雲南抗日戰爭史》(主編)、《雲南紅十字會史》(主編),是近年來雲南師範大史宣傳主講人。
聞黎明
聞黎明,1950年9月生,聞一多先生的長孫,聞一多先生次子聞立雕之子;現任中國現代史學會副會長、全國聞一多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化學會聞一多研究工作委員會主任;1977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係;1977年9月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1998年10月至1999年10月,任日本慶應義墪大學訪問研究員;著有《聞一多傳》(中日文版)、《聞一多年譜長編》《聞一多畫傳》《第三種力量與抗戰時期的中國政治》《抗日戰爭與中國知識分子——西南聯閤大學的抗戰軌跡》等。
國立西南聯閤大學,是抗戰開始後高校內遷、始於昆明的一所綜閤性大學,由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三校閤並。在當時艱苦的生活和學習條件下,聯大保存瞭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養瞭大批人纔,為中國的戰後重建做齣瞭貢獻。
陳寅恪、聞一多、硃自清、錢鍾書、瀋從文、吳晗、錢穆、馮友蘭、金嶽霖、硃光潛、許淵衝、陳省身、華羅庚、費孝通、吳有訓、傅斯年等均在西南聯大任教。鄧稼先、楊振寜、李政道、汪曾祺、穆旦等都曾在聯大求學。瞭解西南聯大的曆史及影響,對當代高校教育有深刻意義。
今年是西南聯大在昆明建校80周年,本書瞭西南聯大博物館的鼎力支持,書中的受訪人包括: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李紅英,聞一多之孫聞黎明,西南聯大研究者吳寶璋等。書中含逾百張聯大曆史資料照片,從聯大的建校、發展階段、辦學及生活條件、知名人物及成就等方麵,為讀者完全呈現西南聯大的曆史沿革及辦學成就。
◎ 參考聯大師生長徵日記整理聯大遷移路綫,一圖瞭解南遷綫路及交通方式
◎ 從京津到長沙,從濛自到昆明,完全呈現西南聯大的八年曆史、四個階段
◎ 自由風氣,民主堡壘,解讀聯大學術氛圍
◎ 從聯大課錶、聯大考題一窺聯大辦學理念
◎ 張伯苓、梅貽琦、蔣夢麟,三校校長如何影響聯大、成就聯大
◎ 文化救國?投筆從戎?麵對國難,聯大師生如何選擇
◎ 群賢畢至,大師輩齣:聯大各學院名小傳
◎ 文學與詩、學生演劇、民主運動,瞭解聯大學子的課餘生活
◎ 民國大學什麼樣?西南聯大、大學、聖約翰大學、上海大學,對比呈現民國多樣的教育環境
◎ 特彆專訪!多方視角瞭解西南聯大的意義:
西南聯大名譽校友易社強談聯大之民主自由
西南聯大博物館專訪,瞭解老物件背後的聯大故事
聞一多先生長孫聞黎明談五四精神
聯大研究者吳寶璋講述戰時高校南遷與民國知識分子的齣路
1937年,隨著抗日戰爭爆發,延續文脈亦成為瞭戰時一大要務。據清華大學的檔案記載,1937年8月,民國教育部有一份《設立臨時大學計劃綱要草案》,其中說到“政府為使抗敵其中戰區內優良師資不至無處效力,各校學生不至失學,並為非常時期訓練各種專門人纔以應國傢需要起見,特選定適當地點籌設臨時大學若乾所”。這份草案計劃成立一至三所臨時大學,區設在長沙,第二區設在西安,第三區則是“地址仍在選擇中”。 8月28日,教育部下瞭一道密諭,“指定張委員伯苓、梅委員貽琦、蔣委員夢麟為長沙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
南遷的決議
1935年“華北事變”後,平津的局勢就已經緊張開來。高校是先進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一嚮對局勢敏感。那時的中國學生運動又有著相當的自由度和影響力,日本侵略者對高校從未放鬆過警惕。1935年,北大校長蔣夢麟便隻身被喚到日軍軍營,演瞭一齣“單騎退迴紇”的好戲。麵對時局,平津的高校早已紛紛做著一旦戰事開啓便遷移至彆處的打算。
清華大學的態度為堅決。一來是因為清華本身即為留美預讀,親美的立場顯然不肯嚮日本作齣任何妥協,日本也不會對清華“寬大”處理。二來則緣於清華校長梅貽琦個人的決策。梅貽琦是理工齣身,不善辭令,個性低調,但執行力強,做事縝密有計劃。早在1935年,梅貽琦便安排清華大學將物資和設置陸續南移。1937年,清華大學與湖南省教育廳廳長硃經農商議好,如果時局有變,大學需求南遷,長沙一定全力支持。
與清華的謀定後動相反,北平(京)大學多少有些舉棋不定。這也可以理解,北大在中國的高校中曆史為悠久,其名號便讓該校師生充滿瞭“上京庠序”的優越感。很難想象,離開瞭北京,北大何以被稱為北大?北大的校長蔣夢麟是江南纔子,自身也有一絲文人習氣。1933年長城戰役後,北大曾把物資運往南方,以備不時之患。而時局和緩之後,北大就又把這批物資運瞭迴來。可以說,是走是留,這幾年蔣夢麟的想法始終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盧溝橋事變”發生時,北大有影響力的兩個人——校長蔣夢麟與文學院院長鬍適均不在北平,實際主持校政的是秘書長鄭天挺。一時群龍無首,北大師生可說是“各自為政”“倉皇齣奔”。對於聯閤辦學,蔣夢麟起先也不是很願意,還是清華齣身的鬍適說服瞭他,方纔同意聯閤辦學。
南開大學就沒有這麼多顧慮。南開的校訓是“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強調學生學以緻用、服務社會,南開的學生參加運動嚮來積極。校長張伯苓本人是老一輩的愛國教育傢,齣身北洋水師學堂,民族觀念很重,南開的反日傾嚮也多少受此影響。九一八事變前,南開的學生有一次居然在日本軍官麵前喊抗日口號,日軍要求張伯苓好好教訓學生。張伯苓把為首的學生叫到辦公室,隻“訓”瞭學生四句話:“你們討厭,你們討厭得好,你們下次還要這麼討厭,你們下次要更巧妙地討厭。”在“盧溝橋事變”爆發不久,張伯苓就料到南開有不保之虞,他說:“南開凝聚瞭我一生之心血,戰端一開,難以保全。保不住就不保瞭,決不能嚮日本人屈服。”果然,不久之後南開大學被日本毀為平地,張伯苓聽聞消息,錶示“敵人此次轟炸南開,被毀者為南開之物質,而南開之精神,將因此而愈益奮勵!”並且,南開對於日軍,不但有“國仇”,還有“傢恨”。1938年,身為空軍飛行員的張伯苓四子張锡祜在與日軍的作戰中犧牲,年僅25歲。於公於私,南開都是一定要轉移後方,與日軍周鏇到底的。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知中·西南聯大的遺産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