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将是烈火

下一次将是烈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美] 詹姆斯·鲍德温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164
译者:吴琦
出版时间:2019-8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20143740
丛书系列:詹姆斯·鲍德温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詹姆斯·鲍德温
  • 美国文学
  • 美国
  • 文学
  • 散文
  • 非虚构
  • 随笔集
  • 短篇小说
  • 烈火
  • 冒险
  • 未来
  • 末日
  • 生存
  • 科幻
  • 探索
  • 觉醒
  • 反抗
  • 希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每当我感到迷失,我的地牢就会震动,我的锁链就会掉落。

20世纪 美国文坛无可取代的良心 詹姆斯·鲍德温 James Baldwin

影响几代人 探寻信仰、暴力和爱 的散文经典

出版56周年 简体中文版首次出版!

向詹姆斯·鲍德温致敬的纪录片《我不是你的黑鬼》(I Am Not Your Negro)获得奥斯卡提名

——————————————————

《下一次将是烈火》是詹姆斯·鲍德温影响最为深远的散文集,全书由两篇信件组成。第一篇《我的地牢在震动》最早刊登于《进步》杂志,是作家在美国黑奴解放运动100周年纪念时给侄子的公开信,讲述了非裔美国人如何经历一代代的不公而幸存,并敦促侄子超越白人对黑人的狭隘定义,追求卓越。

第二篇《十字架之下》最早发表于1963年的《纽约客》,当时正值亚拉巴马州发动的针对黑人的暴力事件,鲍德温凭借其对“国家的黑暗现实尖锐剧烈的批判”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作家回忆了自己17岁时遭遇的信仰危机,描述了基督教堂里遍布的伪善和暴力,以及自己和美国黑人穆斯林运动领袖的一次分歧。鲍德温深刻地指出种族歧视的根本来源于白人对权力的病态迷恋,以及他们面对公义和历史的虚无与恐惧,号召黑人和白人抛弃黑暗的肤色政治,共同承担起艰难的历史责任。

——————————————————

【媒体评价】

你令美国的英语真正变得诚实,真正具有世界性。你揭露了这种语言的秘密,重新塑造它,使它变得真正现代、有表现力,充满人性。你剥下这种语言身上那种安逸和舒适、那种伪造的安慰、虚假的无知,你剥下它的借口和伪善……在你的手中,语言重新变得美妙。在你的手中,我们看到语言的本来面目:它既非冷酷无情,也非鲜血淋淋,而是充满生命力。

——诺贝尔奖得主 托尼·莫里森(1987年,为詹姆斯·鲍德温撰写的悼文)

身为美国人、身为黑人到底意味着什么,鲍德温对此的描述可能是20世纪最雄辩、最有说服力的。——《卫报》

作者简介

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美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纽约哈莱姆区,童年坎坷,生父有毒瘾问题,后母亲嫁给牧师大卫·鲍德温,又生育8个孩子。

1938年,受其严苛的继父的影响,14岁的鲍德温成为了哈莱姆地区的一名牧师。17岁时,鲍德温决定脱离教会。19岁生日那天,其继父去世,当天哈莱姆地区也发生了暴动。

1948年,对美国的种族现实极度失望的鲍德温选择移居法国。1953年,鲍德温出版了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的处女作《向苍天呼吁》。此后的三十年里,他陆续出版了《 土生子札记》《乔万尼的房间》《另一个国度》《下一次将是烈火》《告诉我火车开走了多久》《如果比尔街会说话》等著名作品。

1957年,鲍德温回到美国,投入当时如火如荼的黑人解放运动。1987年12月1日, 鲍德温因肺癌在法国去世。他一生著有六部长篇小说、四部剧本、十几部散文集、一本童书和一卷诗集。

2016年,哈乌·佩克执导的、以鲍德温为主人公的纪录片《我不是你的黑鬼》获得奥斯卡奖提名。《诺顿美国黑人文学选集》如是评价鲍德温——“以优美的艺术性,通过将自己个人经历中最隐秘的部分和国家及世界命运中最广泛的问题结合起来,刺透了美国种族意识中的历史性障碍。”

目录信息

我的地牢在震动 /001
在解放黑人奴隶一百周年纪念日,
给我侄子的信
十字架之下 / 013
来自我脑海中某个区域的信
跋: / 117
论詹姆斯·鲍德温及其作品 王家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早上看《美国精神的封闭》(谢天谢地感谢自己从来没有成为这本书的拥趸),看到布鲁姆写: 最后, 民权运动的激进派莫名其妙地跟南方人一唱一和, 成功地使人们普遍相信, 美国的创建过程、美国的原则是种族主义的。 他们所推动的这种不良意识, 腰斩了通俗文化中讴歌民族历史...  

评分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作者的精神完整、成熟,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极其值得一读。 我不是来做广告的。读完之后,看了看豆瓣的书评,觉得自己也许有一种义务,写下一些意见和提醒。 0 以下所言,是对一个普通读者所说的,即对于那些并非出于所学专业、工作的目的而阅读某书的读者...  

评分

早上看《美国精神的封闭》(谢天谢地感谢自己从来没有成为这本书的拥趸),看到布鲁姆写: 最后, 民权运动的激进派莫名其妙地跟南方人一唱一和, 成功地使人们普遍相信, 美国的创建过程、美国的原则是种族主义的。 他们所推动的这种不良意识, 腰斩了通俗文化中讴歌民族历史...  

评分

l 去世三十年之后,鲍德温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洛杉矶时报》,2017 l 过去五年,西方世界被引用热度最高的作家之一。他曾是马丁·路德·金最重要的伙伴和同行者之一,用毫不妥协的尖锐笔触批判美国种族政治的扭曲和阴暗。 l 《下一次将是烈火》出版56周年之后,依然是批...  

评分

全书6万字,对于没有接触过或者有轻微接触过鲍德温作品的人来说,都应该先读跋,王家湘先生在2017年发表的《论詹姆斯鲍德温级其作品》,占了全书的1/5吧。反正我是读完全书才意识到应该先读跋的。 类似于我这样对鲍德温一无所知的读者,读起来应该都有些朦朦胧胧恍恍惚惚的不知...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书出的有点鸡贼,一共150多页,跋将近40页,还是转载自另一本已出版的书。但是,鲍德温写的道理没错。他算是把美国黑人平权问题想得很清楚的人。这书现在看,很应景。要消灭特权啊,亲!只有平等了,才有机会去搞什么主,什么由。权力一定是靠自己争取的,而不是等着上帝(老天爷)赏赐。因此,没错的,下一次将是烈火!也一定是烈火????!

评分

詹姆斯·鲍德温是人类发展到最高贵优美的形态,想起马拉默德的一篇小说,天使如果是黑人,那么一定是鲍德温这样的。

评分

加缪之外,詹姆斯·鲍德温在这本随笔集里,用他那布道般如火的慷慨心灵为我们叙述了人之为人最根本的困局。书信是一个恰当的形式,他和白人,和黑人,和弱者,和狂热分子,和一切由于削弱了他人生命力量而自我被阉割的困境中的人对话。随笔写作的背景是20世纪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的时代,但鲍德温出色而挺拔地超越了对单一困局的质问,他从最隐秘的个人经验出发,指向国家,种族,阶级,乃至一切人类自我画地为牢的分层地狱。他用优美的艺术创作进行表白,试图刺穿束缚人类的迷网。在道路的尽头有爱。别人自由了,我们才能自由,这绝非自我殉道,而是一种人类艺术家清醒冷静的道德认知。值得读三遍。

评分

【我并不是想把苦难悲情化——这方面适可而止即可,但不经历磨难的人永远不会成长,不会发现真正的自我。】 今年最重要的文集之一了。 过两天把托尼·莫里森的文章和LARB的长文放上来。

评分

面对一本自己翻译的书,这感受太奇妙了,害怕面对错误,也害怕面对夸奖。因为勇气和荣耀全部属于作者,而译者只不过是他改变最深的那个人罢了。改写一句他在《另一个国家》里的话,他写这本书,正是因为他不害怕,不害怕黑暗的、陌生的、危险的、艰难的和深刻的东西。如果你知道他经历过怎样的人生,主动背负起怎样的包袱,就知道他这种无畏有多宝贵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