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散文

林语堂散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语堂(1895-1976),原名玉堂,福建龙溪人。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19年去美国留学;后转赴德国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归国,任北京大学英文教授。1932年起,编辑《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抗战开始后,赴美国任教,并从事写作活动。著有《翦拂集》、《大荒集》等。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林语堂
出品人:
页数:322
译者:
出版时间:2008-2
价格:49.90元
装帧:平装(16开)
isbn号码:978720007072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林语堂 
  • 散文 
  • 散文随笔 
  • 中国文学 
  • 随笔 
  • 民国 
  • 文学&文艺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林语堂散文》收入作者所写主要散文作品共102篇。 我国散文创作的革故鼎新出现在20世纪的“五四”时期,散文形态实现了从古代向现代的剧变,散文也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关于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盛况,鲁迅是这样描述的:“散语言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取法于英国随笔,所以也带有一点幽默和雍容……”而林语堂散文,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自成一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总是因为那些青山的缘故 ——重读林语堂之一 文/张素闻 十四五岁读林语堂的时候,囫囵吞枣一晃而过,三十岁,重新遇见林语堂,看到这个满面带笑,穿旧式的中国长衫,爱美,爱生活的人,忽然,心灵为之震。他17岁便入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24岁入哈佛大学文...  

评分

总是因为那些青山的缘故 ——重读林语堂之一 文/张素闻 十四五岁读林语堂的时候,囫囵吞枣一晃而过,三十岁,重新遇见林语堂,看到这个满面带笑,穿旧式的中国长衫,爱美,爱生活的人,忽然,心灵为之震。他17岁便入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24岁入哈佛大学文...  

评分

当年读得时候也不大,文字都很短,觉得每句话都好有道理,现在再回来念,才知道,字字珠玑是用来这样形容的。很有风骨的前辈。  

评分

不算本书的书评,就是一个小概述。 林语堂是一代文化大师,无奈晚节不保。不过是非功过,交给历史学家来点评吧, 我们只说说他的作品吧,他也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提名。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部《京华烟云》,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不仅讲了儿女情长,也融入了历史的思考...  

评分

之前看了《京华烟云》,据说他是为了仿效红楼梦,但是我怎么读怎么别扭。红楼梦宣扬女权,可我不认为《京华烟云》有这样的思想。我看到的也只是对女性的要求。 所以这次看林的散文觉得不明白他何以成为一个大家。在我看来,只是个男人在纪录他的思想和生活,似自己的理想国。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喜欢《论读书》和《看电影流眼泪》所以就买下来了。其实更多需要的是思考过程而非旷达炼熟的结论

评分

最喜欢的2篇:《一篇没有听众的演讲》,《读书的艺术》

评分

正是我此时的生活态度

评分

林的散文,雅而不淡,充满着浓浓的小资情调。

评分

林大师真是个有滋味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