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原名玉堂,福建龍溪人。畢業於聖約翰大學。1919年去美國留學;後轉赴德國留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22年歸國,任北京大學英文教授。1932年起,編輯《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抗戰開始後,赴美國任教,並從事寫作活動。著有《翦拂集》、《大荒集》等。
《林語堂散文》收入作者所寫主要散文作品共102篇。 我國散文創作的革故鼎新齣現在20世紀的“五四”時期,散文形態實現瞭從古代嚮現代的劇變,散文也成為瞭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關於這一時期的散文創作盛況,魯迅是這樣描述的:“散語言小品的成功,幾乎在小說戲麯和詩歌之上。這之中,自然含著掙紮和戰鬥,但因為常取法於英國隨筆,所以也帶有一點幽默和雍容……”而林語堂散文,更以其獨特的藝術風貌自成一傢。
印象中林语堂先生的散文风格是诙谐幽默的,这便是起初我把这本散文集作为近期睡前读物的原因。 前两天和室友一起看《蝙蝠侠:黑暗骑士》,在最后的煽情片段,我受了极大地感动,热泪盈眶。室友诧异得望着我,仿佛看着一个稚气的爱哭鼻子的少年。我没做多余的解释,只是默默地擦...
評分浮躁的时候就是灵魂感到饥饿的时候,生活变得平淡无奇,就像一餐无味的饭让人不忍食之。这个时候细心的调味,就变得格外重要。 我总是动不动就去审视自己的灵魂,窥探那心灵的深渊,不知道那深渊有没有回我以凝视?当灵魂处于混沌的状态时,身体的力量也就无法从一处凝聚并迸发...
評分总是因为那些青山的缘故 ——重读林语堂之一 文/张素闻 十四五岁读林语堂的时候,囫囵吞枣一晃而过,三十岁,重新遇见林语堂,看到这个满面带笑,穿旧式的中国长衫,爱美,爱生活的人,忽然,心灵为之震。他17岁便入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24岁入哈佛大学文...
評分她允许我在床上抽烟 ——重读林语堂之二 文/张素闻 曾有人问林语堂:“林博士,你的婚姻没问题吗?”林语堂答:没问题,她允许我在床上抽烟。他们的女儿回忆:父亲常为他心爱的烟斗而发狂。没有他的烟斗他便做不来任何的事。有时当他放下他的烟斗或忘了放在什么地方,他...
評分这些天过得浑浑噩噩---生活过于悠闲导致的节律失调,看来还得抽出一点时间来得读点散文,陶冶心情、养生静心。 说起自己的阅读史,第一本应该是一本在家里旧书堆里翻出来的很红很革命的大跃进时期的《欧阳海之歌》,这个”革命浪漫主义“对我的影响可不小---直接导致我...
很喜歡《論讀書》和《看電影流眼淚》所以就買下來瞭。其實更多需要的是思考過程而非曠達煉熟的結論
评分正是我此時的生活態度
评分林語堂的小說《京華煙雲》當年硬著頭皮都讀不下去,如今從圖書館藉來這本散文,重蹈覆轍,同樣是學貫中西、纔華橫溢的文學大師,為什麼我就不喜林,對錢鍾書的文字卻是持捲心喜百讀不厭呢?
评分正是我此時的生活態度
评分林大師真是個有滋味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